高中 |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rm (\qquad)$

["

萨顿通过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

摩尔根运用“假说一演绎”法证实控制果蝇白眼的基因在$\\rm X$染色体上

","

减数分裂Ⅰ后期,等位基因的行为与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具有平行关系

","

孟德尔用“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阐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
[["D"]]

$\rm A$、萨顿通过观察蝗虫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行为,发现其与基因行为存在平行关系,从而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rm A$正确;

$\rm B$、摩尔根研究果蝇白眼性状遗传时,运用假说$\rm -$演绎法,提出“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rm X$染色体上”的假说,并通过测交实验验证,最终证实该结论,$\rm B$正确;

$\rm C$、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若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如$\rm Aa$),则其分离行为与同源染色体分离同步,此时两者行为具有平行关系,$\rm C$正确;

$\rm D$、孟德尔时代尚未发现染色体,其自由组合定律的提出基于实验现象,$\rm D$错误。

故选:$\rm D$

高中 |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相关题库: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同时也是遗传学研究的常见模式生物。 如图为果蝇 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示意图,下列有关图示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某二倍体植物宽叶()对窄叶()为显性,红花()对白花()为显性,基因 、 与基因 、 在 号染色体上。 一对体色均为灰色的昆虫亲本杂交,子代存活的个体中,灰色雄性灰色雌性黑色雄性黑色雌性。假定此杂交结果涉及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在不考虑相关基因位于性染色体同源区段的情况下,同学们提出了 种解释,其中合理的是 培育耐盐碱的抗稻瘟病水稻对于沿海滩涂及内陆盐碱地的利用具有重要价值。某科研团队将耐盐碱基因随机插入某抗稻瘟病品种基因组中,筛选获得号、号、号植株,耐盐碱基因插入位点如图(注:植株只要含有个耐盐碱基因即可表现出耐盐碱性状,不含则表现出盐碱敏感性状)。不考虑突变和互换的情况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某动物体节发育与分别位于 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 和 、 有关, 对 、 对 均为显性。其中 对为母体效应基因,只要母本该基因为隐性纯合,子代就体节缺失,与自身该对基因的基因型无关;另 对基因无母体效应,该基因的隐性纯合子体节缺失。下列基因型的个体均体节缺失,能判断哪对等位基因为母体效应基因的是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