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二 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与单克隆抗体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二 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与单克隆抗体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三 生物技术与工程

第二章 细胞工程

第2节 动物细胞工程

二 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与单克隆抗体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严重影响养猪业的传染病之一,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研究人员使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获得了该病毒的$\rm GP2$蛋白用于制备单克隆抗体。回答下列问题:

研究人员使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获得该病毒的$\rm GP2$蛋白时,需将$\rm GP2$基因导入大肠杆菌。与直接将$\rm GP2$基因导入大肠杆菌相比,构建$\rm GP2$基因表达载体再导入大肠杆菌的优点是                                                                

[["

让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稳定存在,并且遗传给下一代;同时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

"]]

直接将基因导入大肠杆菌,基因可能无法稳定存在、无法准确转录和翻译。而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再导入大肠杆菌,基因表达载体含有启动子、终止子等调控序列,能使目的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稳定存在并可遗传给下一代,同时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

利用$\rm GP2$蛋白制备单克隆抗体时,需用纯化的$\rm GP2$蛋白对小鼠进行免疫,目的是获得                                细胞,将该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诱导融合后,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进行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对杂交瘤细胞进行                                                                ,经多次筛选就可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经扩大培养获得大量单克隆抗体。

[["能产生抗$\\rm GP2$抗体的$\\rm B$淋巴","克隆化培养","抗体检测"]]

用纯化的$\rm GP2$蛋白对小鼠进行免疫,目的是使小鼠的$\rm B$淋巴细胞(浆细胞的前体细胞)增殖分化,获得能产生抗$\rm GP2$蛋白抗体的$\rm B$淋巴细胞(浆细胞)。将该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诱导融合后,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对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经多次筛选就可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经扩大培养获得大量单克隆抗体。

为进一步确定单克隆抗体识别$\rm GP2$蛋白的具体区域,研究者通过截短策略构建了$\rm 13$$\rm GP2$蛋白的截短体($\rm F1\sim F13$),示意图如图(“$\rm aa$”表示氨基酸),将$\rm F1$~$\rm F15$分别与纯化的单克隆抗体反应。具体过程为将$\rm GP2$蛋白的截短体($\rm F1\sim F13$)进行电泳,结束后经相关操作加入抗$\rm GP2$蛋白单克隆抗体,若实验结果中出现条带,则说明该截短体中有单克隆抗体识别区域,该技术的原理是                                                                。根据图中结果分析,该单克隆抗体识别$\rm GP2$蛋白的最小区域为                                $\rm aa$

[["

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rm 133$~$\\rm 139$

"]]

$\rm GP2$蛋白的截短体进行电泳,然后加入抗$\rm GP2$蛋白单克隆抗体,若出现条带,说明发生了抗原 $\rm -$ 抗体特异性结合,这一技术的原理就是抗原 $\rm -$ 抗体特异性结合。从提供的实验数据图来看,$\rm F3$$\rm F5$$\rm F8$$\rm F12$$\rm F13$截短体都能与单克隆抗体反应出现条带。$\rm F12$对应的氨基酸范围是$\rm 133-208$$\rm F13$对应的氨基酸范围是$\rm 57-139$ 。这表明在$\rm 133-139$这个氨基酸区间内存在单克隆抗体识别的区域 ,并且该区间是在所有能与单克隆抗体反应的截短体中共同拥有的最小区域,所以单克隆抗体识别$\rm GP2$蛋白的最小区域为$\rm 133-139aa$

高中 | 二 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与单克隆抗体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