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二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第6章 生物的进化
第3节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
二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某区域存在两种共存的肉食性螳螂,经过漫长的进化,它们在形态和捕食行为上出现了明显差异。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关于这两种螳螂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rm (\qquad)$
两种螳螂间不存在生殖隔离,因为它们能在同一区域共存
","这两种螳螂在进化过程中,种群基因频率一定发生了改变
","两种螳螂形态和捕食行为差异的形成是用进废退的结果
","一个螳螂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作这两种螳螂的基因库
"]$\rm A$、生殖隔离的判定依据是能否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两种螳螂能在同一区域共存,不能确定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生殖隔离,$\rm A$错误;
$\rm 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题干提到两种螳螂“经过漫长的进化”,说明其基因频率必然发生改变,$\rm B$正确;
$\rm C$、“用进废退”是拉马克的进化观点,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形态和行为的差异是自然选择对可遗传变异定向积累的结果,$\rm C$错误;
$\rm D$、基因库指一个种群中所有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而题干中两种螳螂可能属于不同物种(不同种群),因此它们的基因库是独立的,$\rm D$错误。
故选:$\rm B$。
高中 | 二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