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1节 被动运输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必修一 分子与细胞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1节 被动运输
多环芳烃是一类典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红球菌$\rm BAP-1$是一种能高效降解萘、菲、荧蒽等多环芳烃的菌种。研究人员探究了不同荧蒽浓度下红球菌$\rm BAP-1$对$\rm ^{14}C-$荧蒽跨膜运输规律及不同接菌量条件下红球菌$\rm BAP-1$对$\rm ^{14}C-$荧蒽跨膜运输规律,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以下分析错误的是$\rm (\qquad)$
红球菌$\\rm BAP-1$对$\\rm ^{14}C-$荧蒽的摄取百分比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据图可推知红球菌$\\rm BAP-1$对$\\rm ^{14}C-$荧蒽的跨膜运输不是自由扩散
","推测分解荧蒽的场所在红球菌$\\rm BAP-1$细胞内
","与菌体膜结合的污染物的量会在一定底物浓度条件下达到饱和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有被动运输(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主动运输以及胞吞胞吐,其中主动运输和胞吞胞吐需要消耗能量。
$\rm A$、据图分析可知,随着底物浓度增加,红球菌$\rm BAP-1$对$\rm ^{14}C-$荧蒽的摄取比例并没有随之线性增加,而是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而降低,$\rm A$错误;
$\rm B$、膜结合$\rm ^{14}C-$荧蒽的量并不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因为如果红球菌$\rm BAP-1$对$\rm ^{14}C-$荧蒽的运输过程是自由扩散,那么其对$\rm ^{14}C-$荧蒽的膜结合量应该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而梯度增加,然而实验所得到的结论却是非线性增加的过程,红球菌$\rm BAP-1$对$\rm ^{14}C-$荧蒽的跨膜运输可能是需要能量的过程,$\rm B$正确;
$\rm C$、据图可知,荧蒽可以被红球菌$\rm BAP-1$摄取进入细胞,故推测分解荧蒽的场所在红球菌$\rm BAP-1$细胞内,$\rm C$正确;
$\rm D$、据图分析,红球菌$\rm BAP-1$对$\rm ^{14}C-$荧蒽的跨膜运输与底物浓度的变化有关,也与环境中菌体的量有关。但在一定的底物浓度条件下,并不是环境中微生物的含量越大就越有利于跨膜运输过程的进行,菌体膜结合污染物的量会在一定的条件下达到饱和,$\rm D$正确。
故选:$\rm A$。
高中 | 第1节 被动运输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