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早期殖民扩张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早期殖民扩张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走向整体的世界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早期殖民扩张

英国与印度。

英国关于印度的法案

法案名称部分内容
东印度公司特许状(1600)东印度公司为法人和政治实体,选举产生理事会和总督,可制定法律;依法在东印度地区获得土地、租金,享有自由、司法、特许经营和继承权等
东印度公司法案(1773)提高孟加拉总督地位,统管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业务,成立由4位英国委员组成的参事会进行辅佐;设独立于总督的最高法院,由英王任命英国人担任法官,批准总督颁布的法令
东印度公司法案(1784)东印度公司的政治事务由英王任命的6人委员会监管,东印度公司负责商业经营;总督由公司董事会推荐,经英王许可后任命
印度政府法案(1858)东印度公司的权力、领地和财产等转归英王,英王为印度国王(后称皇帝);设印度事务部,由内阁中的印度事务大臣直接领导;英王任命印度总督,作为其直接代表统治印度
印度参事会法案(1861)总督任命6~12人为总督参事会额外委员,其中非官方委员不低于6人;额外委员只能参加参事会立法会议,参与制定法律和法规
印度参事会法案(1892修订)居住在印度的人均可任额外委员;经总督授权批准,立法会议讨论总督的年度财经报告、提出质询;不懂英语的委员可以请人代为发言,议案翻译成印度语言
印度政府法案(1919)总督参事会6名成员中3名为印度人;立法会议从参事会中分出,设上下两院,下院145名议员中104名从居住在印度的人中选出,上院60名议员中33名由选举产生;议员可以对部分预算进行表决
印度独立法案(1947)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独立的自治领;废除英王印度皇帝称号,取消印度事务大臣办公室;英国法令在印、巴不再有效(注:1950年总督及总督办公室撤销,英王不再任印度国王)

上述材料体现了英印关系的变化。选择两个不同标准,完成两种阶段划分方案,并分别说明理由。(6分)

[["

示例一: 英国对印度政策变化 1600—1947 年:英国对印度推行殖民政策 1947 年后:英国承认印度独立 示例二: 英国在印度管理主体的变化 1600—1773 年:东印度公司单独管理 1773—1858 年:英国政府和东印度公司共同管理 1858—1947 年:英国政府单独管理 1947 年后:英国政府退出管理 (划分合理,言之有据,也可得分)

"]]

材料图表中反映了英国、印度关系的演变,可任选两个不同标准,完成两种阶段划分方案,例如英国在印度统治手段改变、印度主权归属等,其他合理均可,然后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其理由,要求符合史实。例如,标准一:英国在印度的殖民手段。

阶段划分及理由:1600—1858年;1861—1947年。前一阶段以英国在印度进行直接统治为主,后一阶段英国统治与印度当局相互妥协,共同治理。

标准二:印度主权归属。

阶段划分及理由:1600—1919年;1947年以后。前一阶段印度属于英国殖民地,后一阶段印度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获得独立。

结合所学,简述印度是如何迫使英国改变对它的殖民政策的。(6分)

[["

19 世纪中后期,面对英国的殖民压迫,印度爆发民族大起义,迫使英国政府取消东印 度公司的管理权。随着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1885 年,国大党成立,要求民族平等和自治, 推动英国颁布系列法案,给予印度人部分参政权。 20 世纪初,国大党激进派等主张推翻英国殖民统治。一战后,甘地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 动,发动“食盐进军”,要求英国“退出印度”,迫使英国做出让步。 二战后,印度人民在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领导下积极争取独立,英国被迫同意。

"]]

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不同历史阶段中印度的反英斗争来阐述,要求符合史实,表述清楚。在解释印度如何迫使英国改变殖民政策时,学生需要回顾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关键事件,包括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印度国民大会党的作用、二战后英国实力的衰落、以及印度内部社会和政治压力的增强。学生应当指出,印度人民的持续斗争、国际形势的变化,以及英国自身战后的重建需求,共同促成了英国对印度政策的转变,最终导致了印度的独立。

可以表述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各国民族民主意识加强。在这种情况下,印度民族资产阶级成立国民大会党,积极要求民族平等和自治,动员印度人民进行政治总罢工等,印度人民反英斗争出现新高潮。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胜利,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推动了亚洲民族民主运动深入开展。在此背景下,甘地领导印度人民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与英印当局斗争,迫使当局做出妥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掀起新高潮。印度人民在国大党领袖甘地、尼赫鲁和穆斯林联盟领袖真纳等人的领导下,积极争取独立,进行士兵和工农斗争,英国迫于压力最终同意印度独立。

(注:该题目未公布标准答案,现答案由解析员自拟,请谨慎使用。)

高中 | 早期殖民扩张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相关题库:
 1604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捕获葡萄牙船只并拍卖其货物,格劳修斯发表《海洋自由论》为荷兰行为辩护,主张海洋应向所有人开放。这一理论出版后引发欧洲各国反对,而在东印度贸易纠纷谈判中,英国代表却引用该理论斥责荷兰排斥英国贸易权。这反映了(        ) 16世纪,葡萄牙殖民者在巴西开始强制推行天主教,严禁土著宗教仪式。到18世纪中叶,巴西天主教的圣徒崇拜中已融入西非约鲁巴神话元素并成为殖民地民众的重要信仰形式。这一变化反映出,葡萄牙的殖民统治(        ) 18世纪9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中期,糖业的繁荣诱使西班牙人为古巴带来了78万名非洲奴隶,这一数字不仅在输入西属美洲殖民地的奴隶数字中名列前茅,甚至占到跨大西洋贩卖人口总数的五分之一。非洲奴隶的大量涌入客观上(        ) 澳大利亚曾是英国的罪犯流放地。从1840年起,英国停止向那里流放罪犯,而是大量移民,在那里开采矿物,发展养羊业,同时建立起英国模式的政治制度。英国对澳大利亚政策的调整(        ) 1493年,“教皇子午线”(下图)规定该线以西的土地属于西班牙的势力范围,该线以东的土地属于葡萄牙的势力范围。由于葡萄牙不满,1494年西、葡两国缔结条约把这条线向西移动270里格。根据这个条约,巴西被划入葡萄牙的势力范围。16世纪,葡萄牙将巴西变成其殖民地。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