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二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皮尔家族的发迹史

姓名生平
第一代:罗伯特·皮尔皮尔家族创始人,出生于1723年。原本是一个自耕农,业余从事家庭手工织布。他发明滚轴印染白布后放弃农业,1747年举家迁往布鲁克赛德,开设手工工场,专门从事印染业。
第二代:老罗伯特·皮尔1773年起开设工厂从事棉布印染业务,几年后增加了棉纺业务,拥有一些关于棉纺织的发明专利。雇佣了大批工人,发展为集纺、织、印花为一体的大型公司。1801年被加封为从男爵,跻身英国上流社会。
第三代:小罗伯特·皮尔1809年,通过选举成为英国下院议员。1833年皮尔组建保守党,1834年未经选举被国王直接任命为首相。但保守党在议会下院是少数党,政府决策多次遭到辉格党的反对,于1835年被迫辞职。1841年议会选举中保守党击败辉格党成为多数党,皮尔出任英国首相并成功组阁。

——摘编自【英】塞缪尔·斯迈尔斯《自助》

皮尔家族的发迹史既是一部经济发展史,也是一部政治演变史。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予以说明。

[["

皮尔家族的发迹史全面地反映了当时英国经济和政治领域的发展演变。

工业革命推动生产方式变革:第一代罗伯特·皮尔从家庭手工织布到发明滚轴印染白布,开设手工工场,后第二代老罗伯特·皮尔开设工厂,这体现了工业革命期间生产组织形式从手工工场向工厂的转变。工业革命的技术创新,如棉纺织相关发明专利,促使生产效率大幅提高,皮尔家族的产业从印染扩展到棉纺,实现多元化发展,成为集纺、织、印花为一体的大型公司,反映了工业革命推动英国经济从传统手工业向近代工业转型的历程。经济发展推动社会阶层变动:皮尔家族凭借工业经营积累财富,第二代老罗伯特·皮尔于1801年被加封为从男爵,跻身英国上流社会,表明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新兴工业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不断上升,冲击了传统的贵族阶层,改变了英国的社会阶层结构。 政党政治的发展:1833年皮尔组建保守党,政党在英国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政党通过竞选争夺议会多数席位来掌握政权,如1841年议会选举中保守党击败辉格党成为多数党,皮尔出任首相并成功组阁,这体现了英国政党政治逐渐成熟,政党竞争成为政治权力更迭的重要方式。责任内阁制的完善:1834年未经选举被国王直接任命为首相,但因保守党在议会下院是少数党,政府决策多次遭到辉格党的反对,于1835年被迫辞职;1841年保守党成为多数党后皮尔才成功组阁。这表明英国责任内阁制下,首相和内阁需得到议会下院多数支持,国王权力进一步削弱,议会权力至上原则得到巩固,责任内阁制不断完善。

综上,皮尔家族的发迹史既是一部经济发展史,也是一部政治演变史。

"]]

本题是评论解说题,时空是近代世界。首先根据题设需要解释说明皮尔家族的发迹史既是一部经济发展史,也是一部政治演变史。换而言之就是皮尔家族的发迹史全面地反映了当时英国经济和政治领域的发展演变。因此需要回归材料找到皮尔家族一代代的经济政治活动,对应时代背景。其次,根据材料“皮尔家族创始人,出生于1723年。原本是一个自耕农,业余从事家庭手工织布。他发明滚轴印染白布后放弃农业,1747年举家迁往布鲁克赛德,开设手工工场,专门从事印染业。”可得出第一代罗伯特·皮尔从家庭手工织布到发明滚轴印染白布,开设手工工场;根据材料“1773年起开设工厂从事棉布印染业务,几年后增加了棉纺业务,拥有一些关于棉纺织的发明专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二代老罗伯特·皮尔开设工厂,这体现了工业革命期间生产组织形式从手工工场向工厂的转变。工业革命的技术创新,如棉纺织相关发明专利,促使生产效率大幅提高,皮尔家族的产业从印染扩展到棉纺,实现多元化发展,成为集纺、织、印花为一体的大型公司,反映了工业革命推动英国经济从传统手工业向近代工业转型的历程。根据“1801年被加封为从男爵,跻身英国上流社会。”可知皮尔家族凭借工业经营积累财富,第二代老罗伯特·皮尔于1801年被加封为从男爵,跻身英国上流社会,表明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新兴工业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不断上升,冲击了传统的贵族阶层,改变了英国的社会阶层结构。根据材料“1833年皮尔组建保守党,1834年未经选举被国王直接任命为首相。”可得出政党在英国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政党通过竞选争夺议会多数席位来掌握政权,皮尔出任首相并成功组阁,这体现了英国政党政治逐渐成熟,政党竞争成为政治权力更迭的重要方式。根据材料“政府决策多次遭到辉格党的反对,于1835年被迫辞职。1841年议会选举中保守党击败辉格党成为多数党,皮尔出任英国首相并成功组阁。”可得出英国责任内阁制下,首相和内阁需得到议会下院多数支持,国王权力进一步削弱,议会权力至上原则得到巩固,责任内阁制不断完善。最后,综上所述总结升华,回归说明主题皮尔家族的发迹史既是一部经济发展史,也是一部政治演变史。

高中 | 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相关题库:
北美南卡罗来纳地区的棉花出口数量,从1790年的不到1万磅增加到1800年的640万磅。出现该历史现织,最可能的原因是(        ) 美国学者杰里・本特利等人编著的《新全球史》为研究历史提供了全球视角,该书的目录将全球史分为七个时代,如下所示: 美国企业家福特的创新是推出了用于汽车生产的流水线。放上零件的人不用去固定它,放上螺栓的人不用装上螺帽,装上螺帽的人不用去拧紧它。这样大大提高了汽车组装的速度,使得福特公司在改革实施以后的十年中每年的生产量成倍地增长,零售价降低了三分之二。直接驱动福特式“创新”的是(        ) 1834年,在普鲁士推动下,德意志关税同盟成立,包括18个邦,占德意志领土的2/3,同盟内部禁止设立关卡,实行免税贸易,采用统一的货币和度量衡制度。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德意志(        ) 英国从1760年开始,棉纺织技术领域内出现诸多创造,各类新式机械装置的发明轮番登场。1771年至1780年十年内英国颁发有专利297项,1781年至1790年专利颁发数量增加至512项,1791年至1800年则达到655项。专利的大量出现源于英国(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