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实施了较为开明民族政策,西北地区公元658年设安西大都护府、647年设龟兹都护府、702年设立北庭都护府。东北地区分别设立了黑水都督府、渤海都督府。唐太宗任命回纥首领为瀚海都督府都督,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加授忽汗州都督,渤海正式归属唐朝版图。8世纪前期,南诏首领皮罗阁在唐玄宗的支持下统一六诏,唐玄宗封皮罗阁为云南王。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联姻,促进了汉藏两族经济文化的密切联系。任用突厥、匈奴、鲜卑、西域、高丽、吐蕃等族群的人士担任中央集权管理下的官职,朝廷里也大量任用其他民族的人士担任官职。总之,唐代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最为关键的时期。

——摘编自马晓琳《浅析唐代民族政策的主要措施及其评价》

材料二

清朝是以满族贵族为主体建立起来的,其他民族是被统治民族,以皇帝为首的包括满族、蒙古族、汉族等民族的王公贵族、官僚在内的统治集团是协调和处理各种民族关系问题的主导者。满族作为少数民族,为了扩大清朝统治的社会基础,必须联合其它民族,最大限度地缓解民族矛盾。清朝噶尔丹、大小和卓等叛乱逐一平定,击退沙俄对我国领土的侵略,签定《尼布楚条约》,维护了清朝统治的政治稳定和国家统一。清朝政府对全国各民族地区通过驻军、科举、改土归流、垦荒、屯田、解除封禁以及广泛持久地民族间的交往联系等途径,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了解,提高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水平。

——摘编自余梓东《论清朝民族关系格局的特点》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民族政策的主要措施。

[["

措施:设立军事行政机构;实行册封制度;实行和亲政策;任用少数民族人才的政策。(任答三点)

"]]

本题是特点题,时空是:唐代(中国)。

措施:根据材料 “西北地区公元 658 年设安西大都护府、647 年设龟兹都督府、702 年设立北庭都护府。东北地区分别设立了黑水都督府、渤海都督府” 可知,设立了军事行政机构;根据材料 “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加授忽汗州都督” 可知,实行了册封制度 ;根据材料 “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联姻” 可知,实行了和亲政策;根据材料 “任用突厥、匈奴、鲜卑、西域、高丽、吐蕃等族群的人士担任中央集权管理下的官职,朝廷里也大量任用其他民族的人士担任官职” 可知,实行了任用少数民族人才的政策。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民族关系的特点,并分析其意义。

[["

特点:满族是清朝民族关系格局的核心;统治集团是调整民族关系的主导者;多民族联合执政;各民族间的交往联系途经多样。

意义:有利于民族间的积极、文化交流,促进民族交融;扩大统治基础,缓和民族间矛盾,巩固统治;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巩固。

"]]

本题是特点和影响题,时空是:清朝(中国)。

特点:根据材料 “清朝是以满族贵族为主体建立起来的,其他民族是被统治民族” 可知,满族是清朝民族关系格局的核心 ;根据材料 “以皇帝为首的包括满族、蒙古族、汉族等民族的王公贵族、官僚在内的统治集团是协调和处理各种民族关系问题的主导者” 可知,统治集团是调整民族关系的主导者 ;根据材料 “满族作为少数民族,为了扩大清朝统治的社会基础,必须联合其它民族” 可知,多民族联合执政 ;根据材料 “清朝政府对全国各民族地区通过驻军、科举、改土归流、垦荒、屯田、解除封禁以及广泛持久地民族间的交往联系等途径” 可知,各民族间的交往联系途经多样。

意义:根据材料 “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了解,提高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水平” 可知,有利于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促进民族交融;根据材料 “满族作为少数民族,为了扩大清朝统治的社会基础,必须联合其它民族,最大限度地缓解民族矛盾” 可知,扩大统治基础,缓和民族间矛盾,巩固统治 ;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国家发展角度分析,具体分析可得,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巩固。

高中 | 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