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一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安师大附中高一年级同学以“唐朝的创新与开放”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高度发达的隋唐政治文明的出现和形成是诸多历史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隋唐)不仅能够兼容并蓄、综采汉魏南北朝以来不同区域、不同族群的制度文化加以融通运用,而且还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从而创造出了更为发达、灿烂的文明,其成就因而超迈往古。
——王小甫、张春海、张彩琴编著《创造与再造:隋唐至明中叶的政治文明》
材料二
唐朝统一全国后,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国力强盛,周边民族及亚洲、欧洲等七十多个国家与唐朝建立了友好关系。唐朝统治者认为隋朝灭亡的一大原因在于外交政策的失误,过于“大汉族主义”,因此唐朝采用当时国际上遵循的外交语言,与各国元首亲热地称兄道弟,而且还特别重视民间经贸文化交流,通过不断的民间交流来影响到各国的外交政策倾向,对前来中国的海外商贾,采取了不少保护性措施。如《唐律》规定,官员不得无故刁难外国商旅进入关津,对于“无故留难者,一日主司笞四十,十日笞一等,罪止杖一百”。
——摘编自曹文君《从外交政策看唐朝统治者的对外意识》等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唐朝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制度创新,并分别对其进行简要评价。
科举制:扩大统治基础;提高文化素质;加强中央集权等。
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相互制约,加强皇权;中国政治制度重大变革,影响深远。
两税法: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改变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本题为综合题之情境活动题。时空为唐朝时期(中国)。第一小问制度创新:根据所学可知,可知主要有科举制、三省六部制、两税法;第二小问评价:在选官制度上,唐朝推行科举制,该制度扩大统治基础;提高文化素质;加强中央集权;在中央官制上,实行三省六部制,该制度分工明确、相互制约,加强皇权;是中国政治制度重大变革,影响深远;在税收制度上,780年开始推行两税法,该制度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改变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唐朝外交活跃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表现:同周边民族及亚洲、欧洲等七十多个国家保持友好关系。
原因: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经济繁荣;统治者汲取隋亡教训,奉行平等外交政策;特别重视民间经贸文化交流,通过民间交流推动外交发展;对海外商贸采取保护性措施;外国仰慕唐朝,主动示好于唐朝等。
"]]本题为综合题之情境活动题。时空为唐朝时期(中国)。第一小问表现:根据材料二中“周边民族及亚洲、欧洲等七十多个国家与唐朝建立了友好关系”可知,同周边民族及亚洲、欧洲等七十多个国家保持友好关系。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所学可知,政治上,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经济上,经济繁荣;政策上,统治者汲取隋亡教训,奉行平等外交政策;特别重视民间经贸文化交流,通过民间交流推动外交发展;对海外商贸采取保护性措施;外部影响上,外国仰慕唐朝,主动示好于唐朝。
高中 |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