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隋朝的兴亡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隋朝的兴亡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隋朝的兴亡

下表为隋唐时期粮仓设置的部分情况,对此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

年份建置作用
开皇三年在卫州设黎阳仓,在陕州置常平仓,在华州置广通仓。将关东粮食分储在官仓中,然后用接力方式,一段段将粮食运到京都。
大业元年开通济渠。接驳洛阳与淮河。
开元二十二年裴耀卿在河阴置河阴仓,三门东置集津仓、三门西置盐仓,两仓之间开山路十八里。南船至河阴仓,即输粟于仓,官雇船驶至治……三年运米七百万石,省脚钱三十万缗。
["

南方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

运河的开凿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

经济中心与政治中心的逐渐割离

","

经济重心南移推动政治重心南移

"]
[["C"]]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隋唐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将关东粮食分储在官仓中,然后用接力方式,一段段将粮食运到京都”“接驳洛阳与淮河”“裴耀卿在河阴置河阴仓,三门东置集津仓、三门西置盐仓,两仓之间开山路十八里”和所学知识可知,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而政治中心仍在北方,经济重心与政治重心的逐渐割离,C项正确;

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不符合材料时间,排除A项;

材料反映了隋唐时期经济中心与政治中心的逐渐割离,B项材料无从体现,排除B项;

根据材料“将关东粮食分储在官仓中,然后用接力方式,一段段将粮食运到京都”“官雇船驶至洛阳,置于集津仓”可知,政治军事重心并未南移,排除D项。

故选C项。

高中 | 隋朝的兴亡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