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三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是世界上第一部没有丝毫神话色彩的编年史,孔子编《春秋》的立场是立足于鲁国的史实,以周王室作为自己的宗主国,把殷周的递嬗关系看作是中国的历史传统,也就是把中国看成是有长期共同文化的统一国家。这种思想在《诗经》和《尚书》的编辑中都有明显的反映。孔子在编《春秋》时说: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孔子编《诗经》的原则是“去其重,取其可施于礼义”。

——摘编自姚福申著《中国编辑史》

材料二

1949年以前出版的中国近代史早期版本,作者都指出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由来及其过程,希望读者了解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去向。如孟世杰在1926年出版的《中国最近世史·绪论》中指出,“人民之于国,犹子弟之于家。子弟不知其家,不能保家!人民不知其国,不能报国!”。

新中国建立以来,新编的中国近代史,大多明确标举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编书的指导思想,在历史事实的叙述过程中,体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曲折奋斗的途程中,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分析与论定,确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前途等,也使中国近代史研究成为显学,这不仅对中国历史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而且在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中出现了分支学科,如近代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社会史,以及现代化进程等各方面,都作了广泛而且深入地研究和讨论,取得了丰硕的成绩。仅就最近20年来的研究看,平均每年都有千篇以上论文发表、约百种专著问世。

——摘编自张海鹏著《中国近代通史》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中国古代史籍与1949年前史籍编撰的相同之处。

[["

相同:都注重客观史实的记载;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基本上都注重文化的传承;能表达作者的个人思想观点。

"]]

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近代中国。相同:根据材料“孔子编《春秋》的立场是立足于鲁国的史实,以周王室作为自己的宗主国,把殷周的递嬗关系看作是中国的历史传统,也就是把中国看成是有长期共同文化的统一国家”“作者都指出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由来及其过程,希望读者了解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去向”得出都注重客观史实的记载;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根据材料“孔子编《春秋》的立场是立足于鲁国的史实,以周王室作为自己的宗主国,把殷周的递嬗关系看作是中国的历史传统,也就是把中国看成是有长期共同文化的统一国家”“人民之于国,犹子弟之于家。子弟不知其家,不能保家!人民不知其国,不能报国!”得出基本上都注重文化的传承;能表达作者的个人思想观点。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建立后中国近代史编撰的特点及意义。

[["

特点:在指导思想上明确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编撰的指导思想;在叙述内容上突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曲折奋斗的历程;在地位上突出中国近代史的研究;近代史的研究类别划分详细;近代史研究成果丰硕;突出爱国主义教育。

意义:推动了我们对近代中国国情全面深入的了解;提高我国人民的文化素质及其爱国主义教育的水准;加强人民对国家、民族、社会主义道路的信仰力和凝聚力;为我国人民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提供有力的历史根据;对于我们处理当代复杂的现实关系有参考、借鉴意义。

"]]

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中国。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新中国建立以来,新编的中国近代史,大多明确标举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编书的指导思想”得出在指导思想上明确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编撰的指导思想;根据材料“在历史事实的叙述过程中,体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曲折奋斗的途程中,……也使中国近代史研究成为显学”得出在叙述内容上突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曲折奋斗的历程;在地位上突出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根据材料“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中出现了分支学科,如近代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社会史,以及现代化进程等各方面,都作了广泛而且深入地研究和讨论,取得了丰硕的成绩。”得出近代史的研究类别划分详细;近代史研究成果丰硕;根据所学可知突出爱国主义教育。  

第二小问意义:结合上述分析和所学,从认识国情、提高国民素质和爱国主义教育、加强民族凝聚力,增强文化自信等角度归纳回答,如推动了我们对近代中国国情全面深入的了解;提高我国人民的文化素质及其爱国主义教育的水准;加强人民对国家、民族、社会主义道路的信仰力和凝聚力;为我国人民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提供有力的历史根据;对于我们处理当代复杂的现实关系有参考、借鉴意义。

高中 | 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