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国际金融与人类生活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二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国际金融与人类生活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5年以后,在金融体系上,出现了以布雷顿森林协议为主的国际经济秩序。20世纪六七十年代,缘于欧洲货币市场的出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和石油价格的冲击,全球范围的金融交易量迅速上升。在1974—1976年间,大约500亿美元在世界经济中流动。全球金融的一体化便利了资本流动,但是也给参与其中的国家带来了金融风险。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通信技术的进步,使得大数量、多种类的产品交易可以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即时完成,使得金融市场上的金融衍生产品越来越多。资本的大量流动以及金融工具的不断发展创新,使得一个国家控制本国金融风险的难度加大。
二战后金融全球化的历史形态
广度 | 基础设施 | 制度化 | 分层 | 影响 | |
布雷顿森林体系 | 共产主义国家被排除在国际货币体系之外 | 通信技术进一步发展;有些国际管制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管理国际金融;跨国银行重新出现 | 美元作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储备货币控制着国际交易 | 按规定对工业化国家影响较低;对信用限制的发展中国家有极大影响 |
现代金融体系 | 真正地、普遍地参与国际金融和货币秩序 | 发达的通信和计算机技术为高水平的交易和私人金融基础设施提供基础 | 通过国际清算银行和其他国际协议实行广泛的管制;跨国银行业不断发展 | 私人金融集中在伦敦、纽约和东京 | 利率由全球市场决定,金融政策受其影响,对于经济体内所有集团都有重大影响 |
——摘编自萧国亮、隋福民编著《世界经济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国际金融的整体发展趋势。
趋势:全球化;制度化;迅捷化;电子化;规范化;多极化。
"]]趋势:根据材料“全球金融的一体化便利了资本流动”和“真正地、普遍地参与国际金融和货币秩序”可知金融发展全球化;根据材料“出现了以布雷顿森林协议为主的国际经济秩序”可知金融发展秩序化、规范化;结合表格可知金融朝着制度化方向发展;根据材料“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通信技术的进步,使得大数量、多种类的产品交易可以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即时完成”可知金融发展的电子化、迅捷化特点;根据材料“私人金融集中在伦敦、纽约和东京”可知金融发展的多极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二战后金融全球化进行历史解读。
解读:全球的金融秩序是二战后初期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形成的;随着欧洲货币市场的出现、石油价格的上升和美国经济的相对衰落,布雷顿森林体系在20世纪70年代崩溃;20世纪90年代以来,资本流动的全球化、金融市场一体化和金融机构的全球扩张成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主导趋势;现代国际金融增强了资本在全球的流动,为人们提供各种资金便利;但是,现代国际金融也加大了各国的金融风险,金融风险一旦失控,就会导致大范围金融波动,甚至引起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解读:根据此料“在金融体系上,出现了以布雷顿森林协议为主的国际经济秩序”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奠定现代金融秩序基础;根据材料“20世纪六七十年代,缘于欧洲货币市场的出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和石油价格的冲击,全球范围的金融交易量迅速上升”可知美元为核心世界货币受到冲击,有利于冲击美元霸主地位,便利经济全球化;根据材料“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通信技术的进步,使得大数量、多种类的产品交易可以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即时完成,使得金融市场上的金融衍生产品越来越多。”技术发明创新为金融全球化提供技术支撑;根据材料“资本的大量流动以及金融工具的不断发展创新,使得一个国家控制本国金融风险的难度加大。”可知金融全球化增加风险全球化,要建立相关机制进行防范应对。
高中 | 国际金融与人类生活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