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一

货币与赋税制度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的统计,2014年人民币取代加拿大元、澳元,成为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市场份额升至2.17%,2015年底人民币又被纳入SDR(特别提款权)新的货币篮子,于2016年10月1日正式生效,人民币权重为10.92%,超过日元和英镑的份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单独列出人民币资产,以反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人民币计价储备的持有情况。

——摘自王永生《三千年来谁铸币》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三种货币出现的历史背景。

[["

历史背景:国民大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即将胜利。

"]]

背景:流通券涉及的历史背景是国民大革命;陕甘宁边区银行币背景是抗日战争和国共第二次合作;第一套人民币发行的背景是当时解放战争即将胜利。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述货币变化的特点,并简述其变化的政治意义。

[["

特点:适用范围不断扩大;合法性不断增强,而且走向国际;发行量增加,发行单位由地方政府到中央;临时性货币到通用的法定货币。

政治意义:有助于推动当时政治运动的发展;提升中共的影响力;增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

特点:从适用范围看,由黄冈县到陕甘宁边区再到全国和全球,适用范围不断扩大;从法律地位看,合法性不断增强,而且走向国际;从发行数量和发行单位看,发行量增加,发行单位由地方政府到中央;从地位看,临时性货币到通用的法定货币。政治意义:不同时期发行的货币都有助于推动当时政治运动的发展;货币由中共发行,有助于提升中共的影响力;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增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高中 | 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相关题库:
下表为辽宁部分城市出土的战国时期的货币。由此可推知,当时(        ) 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导致世界银价暴涨,中国白银外流,严重影响中国经济发展。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改革,禁止使用白银作为货币。法币没有法定的含金量,其价值须由外汇汇率来决定,法币与英镑、美元形成相对稳定的汇率。这一情况(        ) 南宋官员叶适强调禁断淮西地区私铸铁钱流通的前提是官铸铁钱能得到百姓的信任,“待官钱流通,物价复旧,方见禁断私钱之利”,并建议设立铜钱和铁钱的兑换机构,以便百姓兑换货币。叶适的这些主张旨在(        ) 从考古发掘的实物看,春秋战国时期,周王畿及三晋地区使用的是由农具铲演变而来的布币;燕、齐、赵等地铸行由工具刀演变而来的刀币;魏、秦、燕等国,开始出现一种新型的圆形有孔的货币,一般认为源自纺轮。这说明,当时(        ) 根据日本奈良时期出土的和同开钱币考古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日本钱币在哪些方面模仿了唐朝开元通宝(        ) 据《长编》记载:国初,取唐朝飞钱故事,许民入钱京师,于诸处州便换。先是,商人先经三司投牒,乃输左藏库,所由司计一缗私刻钱二十。(宋太祖)开宝三年,置便钱务,令商人入钱者诣务陈牒,即日辇致左藏库,给以券,仍敕诸州俟商人赍券至,即如其数给之,自是无复留滞。由此可知当时(        )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