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二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女装的演变

中世纪下层民众的服装以简洁朴素为尚,妇女不事打扮,而且把珠宝捐给救会,常服只以白色的肥大长衣和连袖外套为主,色彩素淡。
14至17世纪这个时代的女装轮廓是高腰、巨大的泡泡袖、夸张的肩膀和体积庞大的裙子,强调腰部线条的优美和身体曲线的展现。用于制作这些衣服的面料有厚重的锦缎、天鹅线、丝纲等具体取决于个人的财富。
18、19世纪大规模的服装厂开始出现,服饰的价格进一步降低。女性服装逐渐摆脱束缚,短裙和紧身上衣逐渐成为主流,也出现了比较实用的外套和裤装。
20世纪上半期流行了数十年的S型服装逐渐消退,紧身胸衣得到改良,女性服饰向自由的现代形态转变。30年代的服装以深色调和简单的款式为主,40年代为了节约材料和资源,服装设计受到严格限制,机智的服装商人减少了女裙的长度和相皱。
二战后新的面料和技术的发明给人们带来新的样式和轮廓,以迪奥、巴黎世家为代表的一批高级时装设计师,为战后世界带来新的时尚秩序。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对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

示例:欧洲服装发展是欧洲时代变迁的映射。

中世纪时期,基督教占统治地位,提倡禁欲主义,欧洲服装简单朴素,具有宗教色彩;丝绸之路畅通,东西文化交流,并受古希腊、古罗马服饰影响,欧洲服装带有东西方融合的特点。14—17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文艺复兴运动兴起,提倡人文主义,反对教会的禁欲,服装强调对人体线条的优美展现和人体比例的协调性。18—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使用机器进行规模化生产,服装呈现标准化、廉价化的特点;适应工厂生产的需要,欧洲服装强调实用性、简洁、宽松。20世纪上半期,随着女性地位的提高和思想的解放,欧洲服装从传统向现代转变;受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大萧条影响,欧洲服装更加朴素、实用、轻便。二战后,随着战后欧洲经济的恢复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欧洲服装呈现出个性化、多元化、国际化的特点。总之,欧洲服装发展历程反映了中世纪以来欧洲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是时代变迁的映射。

"]]

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短文撰写类,时空是中世纪至二战后(欧洲)。首先,根据题干“欧洲服装发展”与中世纪至二战后的欧洲社会的特点可以得出主题:欧洲服装发展是欧洲时代变迁的映射。论述说明不同时期欧洲服饰的特点及结合其原因即可。首先,分析中世纪时期,总结出宗教的影响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即可。其次,分析14-17世纪,说明文艺复兴的兴起,人文主义思想对服饰的影响即可。分析18-19世纪,说明工业革命的影响下,欧洲服装强调实用性、简洁、宽松。分析20世纪上半期,受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大萧条影响,欧洲服装更加朴素、实用、轻便。最后,分析二战后,伴随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欧洲服装呈现出个性化、多元化、国际化的特点。最后升华中心,总结得出,欧洲服装发展历程反映了中世纪以来欧洲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是时代变迁的映射。

高中 | 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