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一

政治制度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唐朝肃宗、代宗之时,朝廷开始赋予藩镇节帅截留赋税之权。宪宗时,分天下之赋以为三:一曰上供,二曰送使(即输送给节度使、观察使府的部分,也称为留使),三曰留州。同时规定藩帅留使钱“先税治州以自给”,限制其对属州的滥征无度,属州只需承担上供部分,刺史对留州钱额的支配权有所加大。这一变化反映了(        )

["

藩镇割据的进一步加剧

","

两税法取代了租庸调制

","

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博弈

","

刺史掌控了地方的赋税

"]
[["C"]]

宪宗时期朝廷将赋税分为上供、送使(留使)、留州三部分,规定藩帅留使钱“先税治州以自给”,限制其滥征属州,属州仅承担上供,同时刺史对留州钱支配权加大,这体现了中央通过赋税分配改革约束藩镇权力,如限制滥征以遏制割据倾向,同时赋予地方部分自主权,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动态调整的典型例证,故选C项;

肃宗、代宗时虽赋予藩镇截留权,但宪宗新规明确限制滥征,如“限制其对属州的滥征无度”,显示中央在遏制割据,而非进一步加剧藩镇割据,排除A项;

材料仅述赋税分配的变化,未提税制的更替,且非税制的变革,排除B项;

刺史支配权限于留州钱额,上供部分由中央控制,且整体赋税制度由朝廷制定,材料中“支配权有所加大”不等于刺史完全掌控了地方赋税,排除D项。

高中 | 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