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农业工具的变化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农业工具的变化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二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农业工具的变化

下表为磁县下七垣遗址商代文化层出土农具统计表,据下表推知,商代(        )

农具类型时间开荒农具土翻地农具(铲、锛)和锄草农具(铲)收割农具
商代早期石斧12件石铲29件骨铲1件石锛4件石镰20件石刀12件
商代中期石斧8件石铲22件骨铲9件蚌铲1件 石镰41件蚌镰22件石刀19件骨刀8件铜刀1件
商代晚期石斧3件石铲4件骨铲2件石锛2件石镰22件蚌镰7件石刀10件骨刀2件
["

青铜工具占据主导

","

农业注重精耕细作

","

粮食产量有所提高

","

家庭劳作方式普及

"]
[["C"]]

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代(中国)。根据表格数据,商代中期收割农具(石镰、蚌镰、石刀、骨刀、铜刀)数量显著增加,尤其是镰的数量从早期的20件增至中期的63件(石镰41件+蚌镰22件),收割工具种类和数量的增长表明农业收获效率提升,可以反映出粮食总产量的提高,C项正确;

虽然翻土农具(铲、锛)在中期略有增加,但商代仍以石器、骨器为主,青铜农具极少(仅1件铜刀),排除A项;

精耕细作模式形成于春秋战国后,商代农业仍属粗放型,排除B项;

商代主要是集体劳动,家庭劳作普及在商代材料中也缺乏证据支撑,排除D项。

故选C项。

高中 | 农业工具的变化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相关题库:
唐朝设置“监牧里”作为官府管理耕牛的专门机构。《唐六典》记载:“凡监牧,孳生过分则赏:谓马剩驹一,则赏绢一匹;……驴、牛之剩三,……皆与马同。”至唐开元十三年,官府养牛达五万头,民间养牛更是不计其数。据此推知,唐朝(        ) 我国的传统农具到宋元时期已基本完备。据元人王祯所撰的《农书》记载,宋元时期全国有农具105种,其中有许多是宋元时期改造创新、广泛应用的新式农具。以下农具图示左为戽斗图,右为秧马图。(        ) 据文献和西汉墓壁画像等考古资料可知,耦犁的犁铧较大,有犁辕、犁壁等装置,由二牛牵引,三人操作,一人牵牛把握方向,一人掌犁辕调节深浅,一人扶犁。后来经过改进,二牛三人的耦犁法逐渐为二牛一人的犁耕法取代。这反映出当时(        ) 龙山文化的代表器物是黑陶,胎壁薄如蛋壳,被称为“蛋壳陶”,有“薄如纸,硬如瓷,明如镜,黑如漆”之美誉,它极有可能涉及的新的制作工艺是(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唐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富商和农民作为水利工程建设的主要参与者,受邀为地方代表参与相关决策。宋朝时期,开展的15次大型水利工程建设中,有10次充分听取了地方代表的意见。由此可知,唐宋时期(        )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