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概括题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概括题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现代文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

概括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人生(节选)

路 遥

刘巧珍刷牙了。这件事本来很平常,可一旦在她身上出现,立刻便在村里传得风一股雨一股的。在村民们看来,刷牙是干部和读书人的派势,土包子老百姓谁还讲究这?读书人高加林刷牙,巧珍的妹妹巧玲刷牙,大家谁也不奇怪,唯独不识字的女社员刘巧珍刷牙,大家感到又新奇又不习惯。

“哼,刘立本的二女子能翘得上天呀!好好个娃娃,怎突然学成了这个样子?”

“一天门外也没逛,斗大的字不识一升,倒学起文明来了!”

“卫生卫生,老母猪不讲卫生,一肚子下十几个价胖猪娃哩!”

“哈呀,你们没见,一早上圪蹴在老人与垃畔上,满嘴血糊子直淌!看过洋不洋?”

……

村里少数思想古旧、不习惯现代文明的人,在山里,在路上,在家里,纷纷议论他们村新出现的这个“西洋景”。

刘巧珍根本不管这些议论,她非刷牙不可!因为这是亲爱的加林哥要她这样做的啊!痴情的姑娘为了让心爱的男人喜欢,任何勇气都能鼓起来。她根本不管世人的讥笑;她为了加林的爱情什么都可忍受。

这天早晨,她端着牙缸,又蹲在他们家的垃畔上刷开了牙,没刷几下,生硬的牙刷很快就把牙床弄破了,情况正如村里人传说的“满嘴里冒着血糊子”。但她不管这些照样使劲刷。巧玲告诉她,刚开始刷牙,把牙床刷破是正常的,刷几次就好了。

这时候,碰巧几个出山的女子路过她家门前,嬉皮笑脸地站下看她出“洋相”、另外一些村里的碎脑娃娃看见这几个女子围在这里,不知出了啥事,也跑过来凑热闹了;紧接着,几个早起拾粪路过这里的老汉也过来看新奇。

这些人围住这个刷牙的人,稀奇地议论着,声音嗡嗡地响成一片。那几个拾粪老头竟然在她前面蹲下来,像观察一头生病的牛犊一样,互相指着她的嘴巴各抒己见。后面来的一个老汉看见她满嘴里冒着血沫子,还以为得了啥急症,对其他老汉惊呼:“还不赶快请个医生来?”逗得在场的人都哈哈大笑了。

巧珍本来想和周围的人辩解几句,大大方方开个玩笑解脱自己,无奈嘴里说不成话。她也不管这些了,照样不慌不忙刷她的牙。她本来想结束了,但又赌气地想:我多刷一会让他们看,叫他们看得习惯着!

她右手很不灵巧地拿牙刷在嘴里鼓弄了好一阵后,然后取出牙刷,喝了一口缸子里的清水,淋了漱口,把牙膏沫子吐在地上,又喝了一口水漱起来。周围一圈人的眼光就从那牙缸子里看到她的嘴上,又从她的嘴上看到土地上。

这时候,巧珍她爸赶着两头牛正从河沟里上他家的址畔。这个庄稼人兼生意人前几天又买了两头牛,还没转手卖出去,刚才吆着牲口到沟里饮水去。

立本五十来岁,脸白里透红,皱纹很少,看起来还年轻。他穿一身干净的蓝咔叽衣服,不过是庄稼人的式样;头上戴着白市布瓜壳帽。看起来不太像个农民,至少像是城里机关灶上的炊事员。刘立本吆牛上了垃畔,见一群人围住巧珍看她刷牙,早已气得鬼火冒心了!他发现巧珍这几天衣服一天三换,头梳个没完没了,竟然还能翘得刷起了牙。他前两天早想发火了,但觉得女子大了,怕她吃消不了,硬忍着没吭声。

现在他看见巧珍在一群人面前丢人败兴,实在起火得不行了。他丢下两头牛不管,满脸通红,豁开人群,大声喝写道:“不要脸的东西,还不快滚回去!给老子跑到门外丢人来了!”

刘立本一声喝写,赶散了所有看热闹的人。娃娃女子们先跑了,几个老汉慌忙提起拾粪筐,尴尬地出了他们本不该来的这个地方。

巧珍手里提着个刷牙缸子,眼里噙着两颗泪珠说:“爸,你为哈骂人哩!我刷牙讲卫生,有什么不对?”

“狗屁卫生!你个土包子老百姓,满嘴的白沫子,全村人都在笑话你这个败家子!你羞先人哩!”

“不管怎样,刷个牙算什么错!”巧珍嘴硬地辩解说,“你看你的牙,五十来岁就掉了那么多,说不定就是因为没……”

“放屁!牙好牙坏是天生的,和刷不刷有屁相干!你爷一辈子没刷牙,活了八十岁还满口齐牙,临殁的前一年还咬得吃核桃哩!你趁早把你那些刷牙家具撇了!”

“那巧玲刷牙你为什么不管?”

“巧玲是巧玲,你是你!人家是学生,你是个老百姓!”

“老百姓就连卫生也不能讲了?”巧珍一下委屈得哭开了。她大声和父亲嚷着说:“你为什么不供我上学?你就知道个钱!你再知道个啥?你把我的一辈子都毁了,叫我成了个睁眼瞎子!今儿个我刷个牙,你还要这样欺负我……”她一下背过身,双手蒙住脸哭得更厉害了。

刘立本一下子慌了。他很快觉得他刚才太过分——他已经好多年不这样对待孩子了,他赶忙过来乖哄她说:“爸爸不对,你别哭了,以后要刷,就在咱家灶火圪坳里刷,不要跑到垃畔上刷嘛!村里人笑话哩……”

“让他们笑话!我什么也不怕!我就要到垃畔上刷!”巧珍狠狠地对父亲说。

刘立本叹了一口气,回头向院子后面看了看,立刻惊叫一声,撒开腿就跑——他的那两头牛已快把他辛苦务养起来的几畦包心菜啃光了!

巧珍擦去泪水,委屈地转身回了家。她先洗了脸,然后对着镜子认真地梳起了头发。她把原来的两根粗黑的短辫,改成像城里姑娘们正时兴的那种发式:把头发用花布手帕在脑后扎成蓬蓬松松的一团。穿什么衣服呢?她感到苦恼起来。

(有删改)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洋不洋”“西洋景”“洋相”等词,表明刷牙在当时的农村还是一件新奇事,表现出村里人对文明、先进生活的向往。

","

巧珍之所以“不慌不忙刷她的牙”,还想“多刷一会儿让他们看”,是因为她大方开朗、不拘小节,没看出村民的讥笑。

","

刘立本“看起来不太像个农民,至少像是城里机关灶上的炊事员”,表明他与其他村民不同,暗示他最终会支持女儿刷牙。

","

从“委屈得哭开了”到“双手蒙住脸哭得更厉害了”,写出巧珍因父亲不供自己上学而成了“睁眼瞎子”的委屈与心酸。

"]
[["D"]]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表现出村里人对文明、先进生活的向往”错,这些词语体现的是村民对“刷牙”的不解和新奇。

B.“没看出村民的讥笑”错,原文是“她本来想结束了,但又赌气地想:我多刷一会让他们看,叫他们看得习惯着!”,她不是没有看出村民的讥笑,而是想要叫他们看习惯。

C.“表明他与其他村民不同,暗示他最终会支持女儿刷牙”错,原文“不要脸的东西,还不快滚回去!给老子跑到门外丢人来了!”“狗屁卫生!你个土包子老百姓,满嘴的白沫子,全村人都在笑话你这个败家子!你羞先人哩!”,可见他认为女儿刷牙丢人,叫人看笑话,并不支持女儿刷牙,他与其他村民没有不同。

故选D。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本文注重从小事中感受大时代,刷牙看似是一件十分平常的小事,但人们异乎寻常的反应,却让寻常故事有了历史感,凸显出了时代特色。

","

本文以刷牙为中心展开故事情节,从描写村民围观巧珍刷牙,到叙述父亲与巧珍争吵,“刷牙”贯穿全文,推动情节发展,使情节更集中紧凑。

","

“像观察一头生病的牛犊一样”一句,以生病的牛犊来比喻满嘴血糊子的巧珍,贴合观察者拾粪老头的身份,突出了他们对巧珍的嘲弄与鄙夷。

","

本文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特点,如刘立本与巧珍的对话,既表现出刘立本粗鄙、好面子的一面,也表现了他对女儿慈爱温和的一面。

"]
[["C"]]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C.“嘲弄与鄙夷”错,这个比喻表现的是村民对巧珍刷牙的不解,对新事物的好奇,并不是对巧珍的嘲弄与鄙夷。

故选C。

请结合巧珍刷牙的经过,简要分析小说所揭示的村民面对新奇事物的具体心态。

[["

①村民抱着“看热闹”的心态,觉得巧珍是“出洋相”;②村民对新事物的好奇和不解,想要一探究竟;③刘立本觉得巧珍丢人现眼,认为老百姓不能跟学生比,思想保守,观念落后。

"]]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人物心态的能力。

由“这时候,碰巧几个出山的女子路过她家门前,嬉皮笑脸地站下看她出‘洋相’、另外一些村里的碎脑娃娃看见这几个女子围在这里,不知出了啥事,也跑过来凑热闹了;紧接着,几个早起拾粪路过这里的老汉也过来看新奇”可知,巧珍刷牙引得人们围观,村民抱着“看热闹”的心态,觉得巧珍是“出洋相”;

由“这些人围住这个刷牙的人,稀奇地议论着,声音嗡嗡地响成一片。那几个拾粪老头竟然在她前面蹲下来,像观察一头生病的牛犊一样,互相指着她的嘴巴各抒己见。后面来的一个老汉看见她满嘴里冒着血沫子,还以为得了啥急症,对其他老汉惊呼:“还不赶快请个医生来?”逗得在场的人都哈哈大笑了”可知,人们议论纷纷,几个拾粪的老头还观察巧珍的嘴巴,甚至看到她嘴巴冒着血沫子以为她得了绝症,这都表现了村民对新事物的好奇和不解,想要一探究竟;

由“现在他看见巧珍在一群人面前丢人败兴,实在起火得不行了。他丢下两头牛不管,满脸通红,豁开人群,大声喝写道:‘不要脸的东西,还不快滚回去!给老子跑到门外丢人来了!’”“狗屁卫生!你个土包子老百姓,满嘴的白沫子,全村人都在笑话你这个败家子!你羞先人哩!”“巧玲是巧玲,你是你!人家是学生,你是个老百姓!”可知,巧珍父亲刘立本觉得巧珍丢人现眼,认为老百姓不能跟学生比,思想保守,观念落后。

小说以“刘巧珍刷牙了”开篇,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

①从情节上看,“刘巧珍刷牙了”简洁的交代了核心事件,使之成为了故事情节的线索,引发了后续一系列情节,使文章情节集中紧凑。②从人物形象上看,塑造了巧珍敢于接受新事物,敢于向世俗观念挑战,向着新生活勇敢地迈出了一步的新形象;③从主题上看,一方面反映了村民当时农民思想的保守和落后,另一方也象征进步的潮流不可阻挡;④从效果上看,简洁地交代特殊事件,引发读者阅读兴趣。

"]]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从情节上看,“刘巧珍刷牙了”简洁的交代了核心事件,使之成为了故事情节的线索,引发了后续一系列情节,如巧珍刷牙被围观“这时候,碰巧几个出山的女子路过她家门前,嬉皮笑脸地站下看她出‘洋相’、另外一些村里的碎脑娃娃看见这几个女子围在这里,不知出了啥事,也跑过来凑热闹了;紧接着,几个早起拾粪路过这里的老汉也过来看新奇”,父亲责骂巧珍“不要脸的东西,还不快滚回去!给老子跑到门外丢人来了!”“狗屁卫生!你个土包子老百姓,满嘴的白沫子,全村人都在笑话你这个败家子!你羞先人哩!”“巧玲是巧玲,你是你!人家是学生,你是个老百姓!”,巧珍辩解“爸,你为哈骂人哩!我刷牙讲卫生,有什么不对?”“不管怎样,刷个牙算什么错!”巧珍嘴硬地辩解说,“你看你的牙,五十来岁就掉了那么多,说不定就是因为没……”等,使文章情节集中紧凑。

从人物形象上看,“刘巧珍刷牙了”这是一个爆炸性事件,因为这里的村民一辈子没有刷过牙,正如刘立本所说“你爷一辈子没刷牙,活了八十岁还满口齐牙,临殁的前一年还咬得吃核桃哩!”,因此对于这“新生事物”,他们好奇,不解,由此更能够突出巧珍的与众不同,尽管巧珍刷牙是出于对爱情的守护,“为了让心爱的男人喜欢,任何勇气都能鼓起来。她根本不管世人的讥笑;她为了加林的爱情什么都可忍受”,但由此也可以看出巧珍并不像其他村民那样保守、落后,她敢于接受新事物,敢于向世俗观念挑战,不认为她和妹妹身份不同就不能刷牙,向着新生活勇敢地迈出了一步。

从主题上看,巧珍的做法让村民感觉新奇,不解,“哼,刘立本的二女子能翘得上天呀!好好个娃娃,怎突然学成了这个样子?”“一天门外也没逛,斗大的字不识一升,倒学起文明来了!”“卫生卫生,老母猪不讲卫生,一肚子下十几个价胖猪娃哩!”“哈呀,你们没见,一早上圪蹴在老人与垃畔上,满嘴血糊子直淌!看过洋不洋?”恰恰反映出当时农民思想的保守和落后,而巧珍“刷牙了”,则象征进步的潮流不可阻挡。

最后从效果上看,“刘巧珍刷牙了”平地惊雷,引发读者阅读兴趣。

高中 | 概括题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