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一 自然地理基础

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下图是澳大利亚地形和气候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如果只考虑纬度地带性,那么25°S的植被类型应当是(        )

["

荒漠

","

低矮灌木丛

","

泰加林

","

苔原

"]
[["B"]]

纬度地带性是指自然地理现象沿纬度方向有规律的更替。在南半球,从赤道向两极的植被依次为热带雨林、热带稀树草原、热带荒漠、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苔原、冰原。 25°S大致处于热带荒漠和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的过渡地带,其植被类型多为低矮灌木丛而不是荒漠,B正确,A错误;泰加林主要分布在较高纬度,C错误;苔原分布在高纬度地区,D错误。故选B。

下列关于澳大利亚东、西两岸水热条件不同的原因最准确的是(        )

["

相对海拔高度差异大

","

大气环流和海陆位置不同

","

两侧洋流性质相同

","

盛行风不同

"]
[["B"]]

澳大利亚东部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影响,形成温暖湿润的气候;西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且在西澳大利亚寒流的影响下,气候干燥少雨,因此澳大利亚东、西两岸水热条件不同的原因最准确的是大气环流和海陆位置不同,B正确; 相对海拔高度差异大不是主要原因,A错误;两侧洋流性质不同,东岸是暖流,增温增湿;西岸是寒流,降温减湿,C错误;盛行风不是导致东西两岸水热条件不同的最主要原因,大气环流的整体作用以及海陆位置的差异更为关键,D错误。故选B。

高中 |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