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二节 土壤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必修一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第二节 土壤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黑土和黑钙土是嫩江流域的典型土壤,多分布在广阔平坦的阶地面上(如下图)。分布在二级阶地(T2)上的黑土,形成时期气候暖湿;分布在一级阶地(T1)上的黑钙土,形成时期气候暖干,淋溶作用强度发生了变化,土壤剖面出现钙积层,钙积层过浅不利于作物稳产高产。近百年来,因过度开垦,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水土流失严重,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国家粮食安全。
简述嫩江及其阶地对沿岸土壤形成的促进作用。
嫩江(河流)搬运堆积,为成土提供物质基础;河流阶地发育稳定期时间长,利于成土;广阔平坦的阶地面上,土壤侵蚀较慢,利于保持。
"]]该问要求从成土条件角度,运用要素综合分析思路,简述嫩江及其阶地对沿岸土壤形成的促进作用。首先,根据静态剖面图,构建河流阶地形成发育过程的动态链条。嫩江从上游搬运物质,堆积形成具有一元结构(砂砾石层+粉砂黏土层)的河漫滩,伴随间歇性地壳抬升与河流下切,河流阶地形成。其次,通过逻辑思辨,建立嫩江与成土母质、河流阶地与土壤形成发育之间的联系,理清不同环境下主导因素对成土作用的不同影响。据此概括与归纳,嫩江的搬运堆积,为成土提供了物质基础;河流阶地发育过程中,相对于抬升期,稳定期长,为沿岸土壤形成创造了时间条件了;广阔平坦的阶地面,为土壤形成、保持提供了有利地形条件,能够在良好的成土环境中发育深厚土壤。
指出嫩江沿岸黑土和黑钙土形成的先后顺序,说明气候对二者土壤剖面差异的影响。
黑土形成早,黑钙土形成晚。影响:黑土形成时期气候暖湿,降水多,淋溶作用强,无钙积层;黑钙土形成时期气候暖干,降水少,淋溶作用弱,钙物质在土壤下部淀积,形成钙积层。
"]]该问要求从土壤形成过程角度,运用时空综合思维,分析嫩江沿岸黑土和黑钙土形成的先后顺序,并说明气候对二者土壤剖面差异的影响。在河流阶地序列中,高一级阶地较低一级阶地形成发育早即T2早于T1,相应地T2上的黑土形成早,T1上的黑钙土形成晚。解答“气候对二者土壤剖面差异的影响”,首先,明确土壤剖面中有无钙积层是区别黑土和黑钙土的显著标志。其次,理清土壤剖面有无钙积层与淋溶作用强弱密切相关。由此探究气候与土壤形成的关系,即黑土形成时期气候暖湿,降水多,淋溶作用强,无钙积层;黑钙土形成时期气候暖干,降水少,淋溶作用弱,钙物质在土壤下部淀积,形成钙积层。
为落实“藏粮于地”,提出黑钙土的保护与利用措施。
施用有机肥(秸秆还田),提升有机质含量;(因时因地)深耕,打破钙积层;通过侵蚀沟治理、等高耕作、秸秆覆盖等措施,防控水土流失,保土、保水、保肥。
"]]该问要求从区域认知角度,提出黑钙土的保护与利用措施。“藏粮于地”的关键是土地的科学保护与利用,摸清当前的主要问题是前提。黑钙土既存在“有机质含量减少”“水土流失严重”等区域土壤共性问题,又存在“钙积层过浅不利于作物稳产高产”的特殊性问题,因此在明晰黑钙土发生机理的基础上,针对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措施。通过施用有机肥或秸秆粉碎翻埋还田,提升有机质含量。针对钙积层过浅问题、因地制宜,适时深耕,打破钙积层,消除石灰反应。通过侵蚀沟治理、等高耕作、秸秆覆盖等措施,防控水土流失,保土、保水、保肥。最终、落实“藏粮于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区域生态环境安全。
高中 | 第二节 土壤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