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一 自然地理基础
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校地理研学小组春季进行省内地理实践活动,以下为该组同学调查搜集的资料,请你与他们一起探究下列问题。
第一站来到皖西大别山区,开展“植被生长、土壤发育与地理环境关系”的野外实习,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绘制了“土壤与其他自然要素关系”(下左图)和“森林土壤剖面”示意图。
图中序号①②③分别表示的是水循环的 、 、 环节。局部地区植被破坏,会导致环节 (填序号)增强。
地表径流 下渗 地下径流 ①
"]]根据所学知识可判断出①为地表径流,②为下渗,③为地下径流;当局部地区植被被破坏后,会导致下渗减弱,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增强。
从左图中获知 因素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但土壤的形成因素还包括 地貌、生物、时间和人类活动。
成土母质 气候
"]]据图可知,固体基岩上层是风化基岩。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表岩石经风化作用使岩石破碎形成的松散碎屑就是成土母质,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是成土母质,除此之外,还有气候、地貌、生物、时间、人类活动等因素共同影响土壤的形成。
为了观察土壤的垂直分层结构,该组同学在森林地区采集了土壤标本,并绘制了土壤的剖面结构图(上右图)。土壤剖面中甲为 层,乙为 层,丙为 层。与甲层、丙层相比,乙层颜色较 (填“深”或“浅”)
腐殖质 淋溶 淀积 浅
"]]本题考查土壤主要的发生层:图中土壤各层由上而下依次是:枯枝落叶层(有机质层)、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岩石层。故甲为腐殖质层,乙为淋溶层,丙为淀积层。
淋溶层土壤颗粒较粗,主要由砂粒和粉砂粒组成,因此容易溶解于水的矿物质会随水的下渗向下运移,本层矿物质流失,颜色较腐殖质层和淀积层要浅一些。
大别山分布有大面积的野生杜鹃花,四月是赏花的好时机。研学小组注意到该地 (填“南”或“北”)坡的杜鹃花率先绽放,因为该坡为 (填“阳”或“阴”)坡。
南 阳坡
"]]大别山位于北半球,南坡为向阳坡,光照和热量条件相对较好,因此南坡的杜鹃花会率先绽放。
高中 |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