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第三节 海——气相互作用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三节 海——气相互作用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一 自然地理基础

第四章 水的运动

第三节 海——气相互作用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23年7月29日至8月2日,受5号台风“杜苏芮”残余环流影响,华北、黄淮一带的降雨逐步铺开,与此同时,7月30日6号台风“卡努”正向西北行进,此次天气过程给北京带来持续时间超过70小时的降水,其中,门头沟区和房山区在北京全市的降雨量最大。

材料二下左图为北京市地形图,下右图为7月30日台风“卡努”行进过程中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图。

 

试从海一气相互作用的角度,简要说明台风的形成过程。

[["

热带、副热带海域水温高,大气膨胀上升,形成热带低压;上升的大气中富含水汽,水汽凝结,释放的热量继续加热大气,促使大气进一步上升;洋面气压持续降低,使得外围暖湿空气源源不断地流人;空气强烈旋转,中心附近风

"]]

海一气相互作用包括热量和水分交换。台风属于热带气旋的一种,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或亚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是一种强大而深厚的热带天气系统。热带或亚热带洋面,太阳辐射强,海水温度高,大气吸收海水辐射热量增温,大气膨胀上升,形成热带低压;上升的大气中富含水汽,水汽凝结过程中释放的热量继续加热大气,促使大气进一步上升;由于洋面的气流上升,气压降低,使得外围暖湿空气源源不断地流入;上升的气流强烈旋转,中心附近风力达到12级及以上形成台风。

简述门头沟区和房山区成为这次暴雨重灾区的主要自然原因。

[["

强盛的水汽条件,副热带高压外围的偏南暖湿气流.5号、6号双台风系统输送的水汽;东部和北部高压挡住气流前进,长时间维持;西北部山区,地势起伏较大,地势抬升。

"]]

降水主要从水汽、凝结核、强烈上升的大气运动等角度进行分析。依据材料信息“受5号台风‘杜苏芮’残余环流影响”、“6号台风‘卡努’正向西北行进”,副热带高压外围的偏南暖湿气流和较强势力的台风,都可带来充足水汽;由图可知,东部和北部有高压分布,阻挡气流的前进,使气流长时间停留;门头沟和房山区多山地,地势起伏较大,地势向东南方向倾斜,地处迎风坡,台风带来大量的暖湿气流爬升易形成地形雨。

高中 | 第三节 海——气相互作用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相关题库: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拉尼娜是关键海区(120°W~170°W、南北纬5°之间的海域)海水异常变冷的现象,通常海表温度连续3个月低于气候平均状态0.5℃时,即进入拉尼娜状态,反之则为尼尔尼诺。下图示意2017年9月~2022年5月关键海区海表温度距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涌浪是风浪离开风吹的区域后所形成的波浪,涌浪池是指大洋风浪遇陆地阻碍而形成的涌浪汇聚,池内表层海水朝一定方向流动。研究表明,南太平洋始终存在着涌浪指标的高值区(即涌浪池),由于涌浪池面积受风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涌浪(池)面积存在季节变化。图为局部海域涌浪速率示意图(正值表示速度加快,负值表示速度减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台风是强烈的海-气相互作用现象,会对过境海区产生重要影响,研究台风与海洋的相互作用对于海洋环境预报具有重要意义。科研人员选取20°N-25°N,127°E的海域,研究1521号超强台风“杜鹃”对海水温度的影响。左图示意该台风移动路径及剖面位置,右图示意该台风过境前和过境时剖面M-N的海水温度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季风暴发是指西南季风在印度半岛的建立过程。受季风暴发的影响,中国南海地区的天气由干燥、少云转为多云、多雨,而表层水温保持相对稳定。2000年5月10~13日和6月8~12日,南海地区经历了2次明显的季风暴发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