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三节 人口容量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必修二
第一章 人口
第三节 人口容量
读“我国各地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估算部分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具体地区 | 年生产量(万吨) | 可载人口量 | 最大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 |
长江中下游 | 88600 | 22000 | 395 |
青海、西藏 | 10000 | 1000 | 4 |
造成两地区土地生产潜力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①光照②地形③土壤④热量
①②
","③④
","①③
","②④
"]对比两地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可知,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形平坦,亚热带地区,热量条件丰富,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因此造成两地区土地生产潜力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形和热量,②④正确,D正确;青藏高原光照充足,但土地生产力小,光照不是造成两地区土地生产潜力差异的主要原因,①错误;青藏高原土壤发育差,主要是因为海拔高,气候寒,因此主要影响因素还是地形和气候,③错误,A、B、C错误,故选D。
青藏地区环境人口承载力的特点是( )
①地域广大,消费水平低,环境人口承载力大②毗邻海洋,气候湿润,环境人口承载力大③地理环境“高、寒”,生态脆弱,环境人口承载力小④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辐射能,可提高土地生产潜力和环境人口承载力
①②
","③④
","①③
","②④
"]青藏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人口承载力较小,①错误;位于内陆地区,降水较少,②错误;地理环境“高、寒”,生态脆弱,导致环境人口承载力小,③正确;青藏地区海拔高,太阳辐射强,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辐射能,可提高土地生产潜力和环境人口承载力,④正确。故选B。
高中 | 第三节 人口容量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