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一 自然地理基础

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

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某地实践小组在我国某城市(30°N)进行立杆测影的实验活动,某日分别于北京时间6时30分和18时50分两次测得杆影长度相等,且正午的太阳高度为8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该日该地日出和日落的日影的朝向分别为(        )

["

东北西北

","

西北东北

","

西南东南

","

东南西南

"]
[["C"]]

由材料可推知,该日该地昼长大于12小时,所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除极昼地区外各地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因此该日该地日出时日影朝向西南,日落时日影朝向东南,故选C。

该日前后全球各地的说法最有可能发生的是(        )

["

美国的田纳西河处于汛期

","

非洲索马里海域存在渔场

","

欧亚大陆存在极强的高压

","

黄河上游出现凌汛的现象

"]
[["B"]]

由上题可知,太阳直射北半球20°N,比较偏向北半球夏季,月份约在5-7月左右。美国田纳西河的汛期在12月至次年4月,故A错误。索马里渔场又称索马里夏季渔场,此时也正为北半球夏季,故B正确。欧亚大陆存在极强的高压为亚洲高压,亚洲高压出现在冬季,此时为夏季,故C错误。黄河上游的凌汛现象发生在冬春季,故D错误。故选B。

该地的经度为(        )

["

105°E

","

110°E

","

125°E

","

130°E

"]
[["B"]]

两次测量的日影等长,说明两次测量时间与该地正午的时差相等,由此计算出该地正午北京时间(120°E的地方时)为12时40分,该地地方时为12时,经度比120°E偏西10°,故选B。

高中 | 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