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一 自然地理基础
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
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海口(110°E)某校地理兴趣小组于 18∶40(北京时间)在固定位置,面向同一方向、每隔半个月观测一次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图1为该小组连续观测三次记录的太阳位置示意图,图2为我国二十四节气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该兴趣小组连续观测的时间最可能是( )
春分至谷雨
","立夏至芒种
","小暑至立秋
","秋分至霜降
"]读图可知,观测期间,同一位置的太阳高度北京时间18:40从第一次到第三次越来越高,说明海口日落时间越来越晚,可推知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昼越来越长,且第一次18:40太阳刚好位于地平线,说明北京时间(120°E地方时)18:40时海口第一次观测时是日落,对应海口110°E地方时是18:00,说明第一次日落时海口应为春分或秋分,BC错误;而接下来海口昼变长,说明第一次记录时是在春分,春分至谷雨(此时段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海口昼渐长)符合三次记录时的太阳高度变化特征,A正确;秋分至霜降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海口日落时间提前,D错误。故选A。
观测期间可信的是( )
极昼区午夜太阳高度变小
","海口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增大
","地球的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海口正午影子先变长再变短
"]据上题分析得知连续观测的时间最可能是春分至谷雨,此时极昼区位于北极圈以内,随着太阳直射点由赤道逐渐北移,极昼区午夜太阳高度越来越大,A错误;春分时海口昼夜等长,昼夜长短差值为0,这之后随着太阳直射点不断北移,海口昼渐长夜渐短,海口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增大,B正确;春分至谷雨越来越靠近远日点,地球的公转速度逐渐减慢,C错误;春分至谷雨随着太阳直射点由赤道逐渐北移,太阳直射点越来越靠近海口,海口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大,海口正午影子应越来越短,D错误。故选B。
高中 | 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