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必修一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左图所示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右图所示为“大气受热过程简图”。

 

材料二:为了探究热力环流的形成,西安市某中学高一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过程:在一个比较大的相对封闭的透明玻璃柜内,分别放置一个电炉和一大碗冰块,在玻璃柜顶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下垂纸片M,在玻璃柜底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竖立纸片N(图中甲)。电炉通电一段时间后,观察纸片M、N的偏动情况。

 

材料一所示左图中,对流运动强烈的是图中的        层,有利于飞机飞行的是        层,对无线电短波通信有重要作用的是        层。(填字母)

[["

A B C

"]]

材料一所示左图中,对流运动强烈的是A对流层,有利于飞机飞行的是B平流层,对无线电短波通信有重要作用的是C高层大气中的电离层。

材料一所示右图中,①②③④,主要表现为短波辐射的是        ,导致近地面大气升温的最直接热源是        。如果A层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会使        (填数字)增强。

[["

①④ ② ③

"]]

材料一所示右图中,①地面反射、②地面辐射、③大气逆辐射、④太阳辐射。其中,图中短波辐射包括①地面反射和④太阳辐射,导致近地面大气升温的最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②,如果A层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会使③大气逆辐射增强。

读材料二热力环流实验,推断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后纸片N向        (左或右)偏,甲图中冰块对应乙图中的        (填字母)。

[["

左 B

"]]

电炉通电一段时间后,电炉所在的玻璃柜底面气温较高,空气对流上升,在玻璃柜底面附近形成低压,在玻璃柜顶面附近形成高压。冰块气温降低,使空气冷却收缩下沉,在玻璃柜底面附近形成高压,在玻璃柜顶面附近形成低压。空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即顶面空气由气压较高的电炉上空吹向冰块上空,底部空气由气压较高的冰块吹向气压较低的电炉;故顶面中部下垂纸片M向右偏,底面中部竖立纸片N向左偏。图中A处等压面(线)凸向近地面,由于气压随海拔升高而减小,即A处等压面凸向高压方向,A处气压较低;B处等压面(线)凸向高空,即凸向低压方向,B处气压较高。近地面气压与气温相关,近地面气温高,空气受热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近地面气温低,空气冷却收缩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A处气压低,说明A处气温高;B处气压高,说明B处气温低。冰块相比通电后的电炉温度低,对应图乙中的B处。

读材料二,乙图A、B、C、D四点中气压最低的是        (填字母);A、B两地中,昼夜温差较大的是        (填字母)。

[["

D B

"]]

由所学大气受热过程知识可知,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故比较乙图中A、B、C、D四点中气压最低的点,只需要比较高空的C点和D点。如图等压面所示A处为低压,盛行上升气流,B处为高压,盛行下沉气流。因此,高空位置上,C处为高压,D处为低压。因此,乙图A、B、C、D四点中气压最低的是D。A处气温高,空气对流上升,易形成阴雨天气;B处气温低,空气冷却收缩下沉,易形成晴朗天气。晴朗天气,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白天气温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弱,夜晚气温低,即晴朗天气昼夜温差大,反之阴雨天气昼夜温差小,故A、B两地中昼夜温差较大的是气温较低、多为晴朗天气的B地。

高中 | 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