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一 自然地理基础

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

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我国某中学组织学生对直立物日影变化进行观测,具体做法是:先在一块平坦的地面上直立一根标杆,再以此杆直立点(甲)为圆心,以杆长为半径绘一半圈。下图为某日杆影变化图,图中阴影部分为标杆影子范围。完成下题。

甲地位于(        )

["

东北平原

","

华北平原

","

四川盆地

","

珠江三角洲

"]
[["A"]]

根据材料中描述,半圆以杆长为半径所绘,故可以得出其正午时太阳高度角为45°;根据影子的方向可知,该日正东日出,正西日落,为二分日,则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可推得当地的纬度大约为45°N;根据东北平原在40°N以北,华北平原大部分位于40°N以南,四川盆地位于30°N附近,珠江三角洲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可以推得答案为东北平原,A对,BCD不对。

若从甲地垂直上方朝下看,一年中某时刻地面上昼夜状况与经纬线位置关系最有可能是(        )

 

["

","

","

","

"]
[["B"]]

由于甲地位于45°N,则相同经度差之间的纬线长度往北逐渐减小,①④不对,②对;③不是从甲地垂直上方朝下看,③不对;若从甲地垂直上方朝下看,其左右两侧的经线应该是对称的,②对。故选B。

高中 | 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