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第三节 人口容量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三节 人口容量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必修二

第一章 人口

第三节 人口容量

西畴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曾处于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核心地带,生态环境最恶劣时75.4%的土地呈现石漠化状态,人均耕地面积仅0.78亩(1亩≈666.67m2)。20世纪90年代,当地居民开始开山炸石,先把石缝里的泥土抠出,将石头炸烂铺平,再把泥土均匀地铺在石块上,多余石块垒成石埂。通过“六子登科”模式(见下图),当地走出了一条“山、水、林、田、路、村”石漠化综合治理新路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开山炸石的首要作用是(        )

①增加耕地面积        ②改善人居环境        ③防治水土流失        ④提高作物产量

["

①②

","

①③

","

②④

","

③④

"]
[["B"]]

考查石漠化治理措施及作用。结合材料可知,西畴县土地石漠化严重,人均耕地少,当地村民将石头炸烂铺平,主要目的是增加平地,进而增加耕地面积,①正确;多余石块垒成石埂,能够起到防治水土流失的作用,以保障新增耕地的质量,③正确;开山炸石增加了耕地面积,便于进行农耕,但并没有直接改善当地人居环境,排除②;提高作物产量并非该措施的首要作用,排除④,B正确,ACD错误。故选B。  

推测需要“移位子”的村庄在搬迁之前(        )

["

生态环境恶劣

","

农业精耕细作

","

居住用地紧张

","

坡耕地比例大

"]
[["A"]]

考查乡村聚落的可持续发展。当地地处云贵高原,土地石漠化严重,部分村庄需要“移位子”(易地搬迁),说明这些村庄所在地生态环境十分恶劣,即使进行了石漠化治理,环境承载力依然很低,村庄只能搬迁到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A正确;农业精耕细作属于农业生产特点,与人口及村庄整体搬迁关系不大,排除B;居住用地紧张和坡耕地比例大均不会导致村庄整体搬迁,C、D错误。故选A。

平地“铺毯子”对当地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主要体现在(        )

["

增加农村公路,方便农田耕作

","

恢复森林植被,提高耕地肥力

","

改善灌溉条件,发展高效农业

","

禁止乱砍滥伐,增加经济收入

"]
[["C"]]

考查农田改造措施及作用。平地“铺毯子”具体表现在高稳产农田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以及改善水源条件,这与农村公路建设无关,A错误;恢复森林植被和禁止乱砍滥伐是山腰“系带子”和山顶“戴帽子”的作用,侧重于生态保护,B、D错误;当地地表水缺乏,灌溉等农业基础设施较差,平地“铺毯子”可以通过改善水源条件来改善当地农业生产状况,促进农业稳产高产,C正确。故选C。

高中 | 第三节 人口容量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相关题库:
河西走廊某流域尾闾湖于20世纪50年代末干涸,沙漠逐渐向绿洲推进。2007年开始,该流域逐步减少尾闾湖周边的人类活动,有计划地向尾闾湖生态输水,有效遏制了风沙危害。2024年,尾闾湖湖面积恢复到28平方千米,形成了127平方千米的湿地。图1示意该流域某县甲、乙、丙三镇地理位置。图2示意甲、乙、丙三镇近15年常住人口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埃及是非洲人口过亿的国家之一。首都开罗是非洲第一大城市,人口超过2000万。下图为埃及人口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在测算人口合理容量时,可能—满意度法是应用较为广泛的方法。可能—满意度0.9为最满意临界点,0.6为可接受临界点。下图为2024年基于可能—满意度法绘制的湖南省人口合理容量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占里侗寨(如下图)是黔东南的一个自然村落,位于海拔300多米的河谷,生育习俗独特,人口数量长期保持在700人左右。清代中叶,由于人口增多出现了人均耕地减少、森林砍伐剧增、族人械斗事件时常发生等一系列问题,占里侗寨立下严格的寨规:人口总数不能超过700人。从此,占里侗寨的人口数量得到控制,社会治安良好,寨规也沿袭至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生态移民是将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人口迁移到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以改善移民生产和生活环境,保护和恢复迁出区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宁夏南部山区干旱少雨,交通不便,素有“苦瘠甲天下”之称。1998年宁夏开始实施生态移民,将居民迁移到北部吴忠市红寺堡开发区。该区发展光伏大棚,棚上用太阳能发电,棚内种植反季蔬菜、经果林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