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二 区域发展
第四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太湖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泊,平均水深1.89m,最大水深2.6m,其流域是长三角区域水安全保障的重要载体,也是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生态支撑。近年来夏秋季节太湖水位比正常水位偏低,水利部门借助“引江济太”等举措,有效缓解了太湖流域由于异常天气形势造成的旱情威胁。左图示意太湖流域2022年逐月降水量与常年对比,右图示意太湖流域“引江济太”路线。
简要分析太湖固碳的生态功能。
(太湖)有多种水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CO2,转化为有机质并储存(或浮游生物吸收无机碳);水生生物和陆源有机物不断沉降到湖底,湖底(厌氧环境)微生物分解缓慢,有机质在湖底长期保存(或生物的代谢产物、植物残体分解溶解于水体中,被微生物再利用或沉到湖底,长期保存)。
"]]太湖其广阔的水域面积和丰富的水生植物或浮游生物能够吸收并储存大量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质并储存,有助于减缓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水生生物和陆源有机物不断沉降到湖底,湖底沉积层因缺氧(厌氧环境),微生物分解速率极低,有机碳得以长期封存,形成“碳库”。
从水源补给角度,分析2022年夏秋季节太湖水位下降的自然原因。
太湖流域降水异常偏少,大气降水直接补给少:(降水减少)使太湖流域内的河流径流量减少,入湖河流的径流量下降(或周边小型湖泊水位下降,流入太湖水量减少):干旱(或降水减少)使得太湖流域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补给太湖的水量减少。
"]]根据左图数据,2022年夏秋降水量较常年显著下降(如7-9月可能不足常年50%),降水减少导致大气降水直接补给少;降水减少导致地表径流补给锐减,入湖河流流量减少,甚至部分支流断流;同时,地下水补给受限,土壤含水层未能充分回补,太湖流域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补给太湖的水量减少。
从水资源安全的角度,说明“引江济太”对太湖流域的有利影响。
增加太湖流域的水资源总量,保障居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用水安全(或保障水量安全);加快水体流动和更新速度,提高水体自净能力,改善太湖及周边河网的水质(或保障水质安全);改善水生态环境,为水生生物提供适宜栖息地,维护生物多样性(或降低水环境破坏造成严重损失);优化流域内水资源调配,增强水系连通性,提升防洪排涝能力(或保障附近城乡供水系统应急保障能力)。
"]]实施“引江济太”工程,可以弥补太湖水资源量不足,提高流域水环境容量;改善流域供水条件,保障(居民用水、工业用水的)水资源供给;“引江济太”促进了河湖水体流动,增加了水体自净能力,有效改善了太湖水环境质量;“引江济太”不仅增加了太湖流域的水资源量,还促进了水体的流动,有助于维持水生态系统的平衡,通过改善水质和增加水体自净能力,为水生生物提供了更好的生存环境;优化流域内水资源调配,增强水系连通性,提升防洪排涝能力。
高中 | 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