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一 自然地理基础
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
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平流辐射霜是在寒潮或强冷空气的中后期,暖湿空气平流到寒冷的地面上,同时因辐射冷却使得地温再次降低,导致水汽直接凝华形成的霜。表1是福建某地气象站,某年1月13日平流辐射霜发生前后的气象数据统计表,露点指在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保持气压一定的情况下,使空气冷却达到饱和时的温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单位(℃)北京时间 | 0:00 | 1:00 | 2:00 | 3:00 | 4:00 | 5:00 | 6:00 | 7:00 | 8:00 |
气温 | 5.7 | 5.1 | 4.7 | 4.2 | 3.6 | 3.2 | 2.9 | 2.9 | 3.4 |
露点温度 | 3.4 | 3.4 | 3.2 | 2.9 | 2.9 | 2.8 | 2.6 | 2.0 | 2.2 |
地面温度 | 4.5 | 4.5 | 3.4 | 3.0 | 2.6 | 2.2 | 1.8 | 1.9 | 3.2 |
平流辐射霜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多阴雨天气,云层反射地面辐射,气温降幅大
","北方的冷空气加速地面蒸发,使地面辐射增强
","受高压控制,大气透明度高,大气逆辐射较弱
","雨后的夜晚,空气湿度大,吸收的大气辐射少
"]寒潮或强冷空气的中后期受冷高压控制,天气晴朗,大气逆辐射较弱,大气保温作用弱,温度低,水汽迅速凝结形成霜,C正确;多雨的夜晚大气逆辐射作用强,气温降幅小,排除A;北方的冷空气减小蒸发,排除B;雨后的夜晚,空气湿度大,吸收大气辐射较多,温度较高,不易结霜,排除D。故选C。
露点温度差越小,表示空气越接近饱和状态,判断此次平流辐射霜最容易发生在( )
4:00
","5:00
","6:00
","7:00
"]霜是接近地层空气中的水汽,直接在地面或近地面的物体上凝华而成的。则露点温度差小,并且地面温度低的时刻,最容易发生霜,由表格可知6点的露点温度差最小,并且地面温度最低,其他时间的露点温差更大,不易发成霜,C正确,ABD错误。故选C。
平流辐射霜发生时,下列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莫斯科(55°N,37°E)影子朝向东北
","夏威夷(18°N,150°W)烈日当空
","好望角(34°S,18°E)昼长小于夜长
","堪培拉(35°S,149°E)正值日出
"]北京时间为1月13日6点发生平流辐射霜,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好望角的昼长大于夜长,排除C;堪培拉的昼长夜短,日出时间早于6点,根据计算此时堪培拉的地方时为约8点,排除D;莫斯科此时在黑夜,没有影子,排除A;根据时间计算,夏威夷的地方时为12点可能烈日当空,B正确。故选B。
高中 | 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