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一 自然地理基础

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高寒荒漠是祁连山垂直带谱的组成部分,对气温变化响应敏感。祁连山冷龙岭海拔3300-4400米为高山草甸与高寒荒漠的交错地带。下图示意1990-2010年祁连山冷龙岭不同海拔高寒荒漠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与1990-2000年相比,2000-2010年高寒荒漠总面积变化趋势和可能原因是(        )

["

萎缩变缓,气温上升幅度减小

","

萎缩变缓,气温上升幅度增大

","

扩张加剧,气温上升幅度减小

","

扩张加剧,气温下降幅度增大

"]
[["A"]]

结合图中信息可以看到,1990-2000年和2000-2010年两个时间段均以萎缩为主(萎缩数值高于扩张数值)。与1990-2000年相比,2000-2010年萎缩和扩张的差值趋于减小趋势,反映高寒荒漠总面积萎缩趋缓,CD错误;其可能的原因是气温升高的幅度减小,植被(高寒草甸)生长的速度变慢,导致植被覆盖率提高的速度变慢,高寒荒漠的萎缩趋缓,A正确,B错误。故选A。

与3700-3800米相比,3600-3700米在1990-2000年高寒荒漠萎缩面积小,这主要是该地带(        )

["

高寒荒漠分布面积小

","

高山草甸生长条件差

","

高寒荒漠分布面积大

","

高山草甸分布面积小

"]
[["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般来说,山地海拔越高、面积越小。研究区域为高山草甸与高寒荒漠的交错地带。根据自然植被的分布规律可以判断,低海拔处以高寒草甸为主,而高海拔处以高寒荒漠为主。与3700-3800米相比,3600-3700米海拔较低,山地面积较大,高寒草甸分布面积较大、高寒荒漠的分布面积较小,在1990-2000年高寒荒漠萎缩面积小,A正确,CD错误。3600-3700米海拔较低,热量条件较好、适合高寒草甸生长,B错误。故选A。

下列特征中,最有可能导致1990-2010年高寒荒漠扩张区呈零星分布状态的是(        )

["

海拔高,热量条件差

","

风力大,水分条件差

","

气温低,土壤养分少

","

坡度大,土壤不稳定

"]
[["D"]]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高寒荒漠扩张区呈现零星分布状态,体现自然环境的地方性分异规律,受地方性因素的影响,可能受局部地区坡度较大导致土壤条件不稳定的影响,D正确。海拔高导致热量条件差,风力大导致水分条件差,气温低导致土壤养分少等因素影响整片地区,而不是产生局地差异,ABC错误。故选D。

高中 |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