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一 自然地理基础
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坐落于地堑谷地一侧的某山脉是开展地理研学活动的理想场所。某学校组织学生从山脚下的P地(34°8'20"N,107°52'53"E)登山开展考察。下图为学生绘制的山地垂直自然带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P地有著名的天然温泉,与其直接相关的是( )
褶皱
","沉积作用
","断层
","火山喷发
"]该山脉是坐落于地堑谷地,地堑为两侧岩层相对上升,中间岩层相对下降的断块构造,属于断层地貌,当地下水沿断层或裂隙上升到地表,进而形成温泉,C正确;温泉水来自于地下水,地下水必须有断层或裂隙成为向上的通道,而褶皱和沉积作用不会形成断层或岩层裂隙,AB错误;当地位于34°8'20"N,107°52'53"E,据所学知识可知该地位于秦岭附近,秦岭不是火山地貌,没有火山喷发,D错误。故选C。
学生在考察过程中拍摄的植被景观照片与垂直自然带对应正确的是( )
甲①乙②丙③丁④
","甲④乙①丙②丁③
","甲④乙③丙②丁①
","甲④乙②丙①丁③
"]据图片信息所示①为针叶林,②为阔叶林,③为山地草原带,④根据景观位置应位于山麓地区。依据山地垂直地带分异规律,随海拔高度上升,水热条件递减,据上题分析得知该山脉为秦岭山脉,所以乙对应②,丙对应①,丁对应③。综上分析,D正确,ABC错误。故选D。
高中 |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