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一 自然地理基础
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蒙新河狸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我国仅栖息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乌伦古河(内流河)的河水与近岸。乌伦古河发源于阿尔泰山,近几十年来该流域农牧业发展迅速,蒙新河狸因栖息地减少濒临灭绝。调查表明,在乌伦古河干流河段,下游较上游蒙新河狸更为稀少。2018年以来,几名青年志愿者发起“河狸食堂”公益活动,克服当地自然条件的限制,在乌伦古河两岸种植河狸喜食的灌木柳。迄今为止,我国蒙新河狸的数量增加到约750只。如图示意乌伦古河干流下游河段水文地质剖面。
在图中选择正确的图案,填入图例中的甲、乙两处,并说明理由。
甲:乙:
理由:沙土粒径大于粉土,更易沉积在上游河段;河流自西向东注入乌伦古湖,上游颗粒大,甲位于上游,下游颗粒小,乙位于下游(流水沉积具有分选性)。
"]]读图可知甲代表沙土,乙代表粉土,沙土粒径大于粉土,两者都是常见的河流沉积物,从流水沉积的分选性看,大粒径先沉积,小粒径后沉积,故沙土位于河流上游,粉土位于河流下游。结合图示可知,河流自西向东注入乌伦古湖,图中M点位于乌伦古河的上游,对应沙土,故M点附近的填充物即甲处的图例为沙土;福海县位于乌伦古河的下游,对应粉土,故福海县附近的填充物即乙处的图例为粉土。
分析乌伦古河干流下游河段蒙新河狸更为稀少的径流量原因。
该河段所在区域降水稀少,地表径流补给少,蒸发与下渗较强,径流量小;农牧业发展迅速,生产生活大量用水,导致下游河段径流量更少;下游径流量季节和年际变化大,易断流,蒙新河狸无法正常生存。因此,蒙新河狸栖息地范围小,食物来源少,活动空间小,蒙新河狸更为稀少。
"]]题干中“乌伦古河干流下游河段”限定了区域范围,“径流量原因”明确了分析角度,解答时需从径流量相关方面(如径流量大小、变化等)分析蒙新河狸稀少的原因。乌伦古河是内流河,其干流下游河段所在区域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地表径流补给水源少,同时干旱气候下蒸发旺盛,且沙土等地质条件使下渗较强,导致径流量小,难以满足蒙新河狸生存所需的水量和水域环境;材料“近几十年来该流域农牧业发展迅速”,说明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大,生产、生活大量用水,使得下游河段径流量进一步减少;内流河径流量季节和年际变化大,下游更易出现断流情况,一旦断流,蒙新河狸的栖息地会被破坏,使其无法生存;径流量小和不稳定,导致河狸栖息地范围缩小,食物来源减少,活动空间受限,所以下游河段蒙新河狸更为稀少。
分析M地种植灌木柳的地下水条件。
M地地处干旱区,地下水补给主要为河流和上游地下含水层,地下水补给量小(2分);不透水层距地表近,地下含水层薄,储存空间小(2分);地下水水位比下游高,易于流向下游,地下水资源较为缺乏,种植灌木柳时灌溉水源不足(2分)。
"]]题干中“M地”明确了分析地点,“种植灌木柳的地下水条件”指出要从地下水的补给、储存、水位等方面分析对种植灌木柳的有利和不利条件。读图可获取M地的沉积物类型为沙土、地下含水层厚度小、不透水层位置离地面近等信息。有利条件:M地地表沉积物为沙土,沙土颗粒大,孔隙大,有利于接收大气降水、凝结水下渗,从而补充地下水;读图可知,地下水水位较高,能够满足灌木柳生长对水分的基本需求。不利条件:M地地处干旱区,降水少,地下水补给主要依靠河流和上游地下含水层,地下水补给量小;不透水层距地表近,使得地下含水层薄,储存空间有限;M地地下水水位比下游高,水往低处流,地下水易流向下游,导致地下水资源较为贫乏。因此在种植灌木柳时,灌溉水源可能不足。
作为一名青年学生,除到当地植树外,你还能参与哪些蒙新河狸保护行动?请提出一项行动,并写出该行动促进蒙新河狸数量增长的地理过程。
行动:捐款。(2分)
过程:捐款→增加资金积累→增加灌木柳种植的数量和完善蒙新河狸保护的其他措施→蒙新河狸数量增加。(2分)
或行动:宣传。(2分)
过程:宣传→更多人参与保护行动→增加保护的资金、劳动力和技术等投入→增加灌木柳种植的数量和完善蒙新河狸保护的其他措施→蒙新河狸数量增加。(2分)
或行动:到该地调研。(2分)
过程:到该地调研→了解蒙新河狸生长习性及环境特点等→为蒙新河狸保护提供合理的决策建议→更好地保护蒙新河狸→蒙新河狸数量增加。(2分)
(答出一条行动得2分,答出行动对应的地理过程得2分;总分不超过4分)
"]]虽然不能到当地植树,但可以通过其他方式间接影响灌木柳种植数量,比如捐款、宣传、到该地调研等。以“捐款”行动为例,学生捐款后,资金积累成为蒙新河狸保护的专项资金,增加了保护资金,有了更多的资金,可以用于增加灌木柳种植的数量,扩大蒙新河狸食物来源,还能完善蒙新河狸保护的其他措施,如建设蒙新河狸栖息地保护设施、开展蒙新河狸生存环境监测等,从而改善蒙新河狸的生存环境,最终促使蒙新河狸数量增加。以“宣传”行动为例,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宣传,让更多人了解蒙新河狸的生存现状和保护意义,吸引更多人参与保护行动,更多人的参与增加了保护资金、劳动力和技术等的投入,有利于增加灌木柳种植数量和完善其他保护措施,进而促使蒙新河狸数量增长。以“到该地调研”行动为例,学生到该地调研,通过实地观察、资料收集等方式,深入了解蒙新河狸生长习性及环境特点等信息,基于这些调研成果,能够为蒙新河狸保护提供合理的决策建议,如优化栖息地规划、改进保护措施等,使保护工作更科学有效,更好地保护蒙新河狸,最终实现蒙新河狸数量的增加。
高中 | 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