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必修一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下图示意某年11月10日0时、9时和18时的北美洲局部区域海平面气压和锋面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T1时,与①地相比,②地( )
风速小、气温低
","风速小、气温高
","风速大、气温低
","风速大、气温高
"]本题可以通过锋面气旋冷暖气团的空间分布判断两地气温差异,通过等压线疏密程度判断两地风速差异。由试题图文情境可知,①地位于冷锋前主要受暖气团控制的地区,气温较高,②地位于暖锋前主要受冷气团控制的地区,气温较低,因此相比①地,②地气温低;相比①地,②地等压线稀疏,风速小,A正确,B、C、D错误。故选A。
①地0~9时气压变化过程为( )
降低—升高—降低
","降低—升高—降低—升高
","升高—降低—升高
","升高—降低—升高—降低
"]解答①地0~9时气压变化过程是怎样的,必须要确定T1、T2、T3三个时刻对应的具体时间,可以通过锋面气旋发展过程进行分析。气旋生成前期,锋面气旋南部冷锋和暖锋之间的暖空气控制区面积最大;由于冷锋速度快,暖锋速度慢,随着锋面气旋的发展,暖空气控制区面积逐渐减小。由试题图文情境可知,T1时、T3时、T2时的暖空气控制区面积逐渐减小,由此可以判断,T1时、T3时和T2时分别为0时、9时和18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锋面是冷暖空气相遇的交界面,冷锋过境时气压降低,冷锋过境后气压升高。冷锋位于低压槽,冷锋过境时,气压降低,冷锋过境后,气压升高。从T1到T3,①地经过两条冷锋过境,①地气压变化过程为降低—升高—降低—升高,B正确,A、C、D错误。故选B。
③地0~18时的天气现象表现为( )
水面风浪增大,降水概率增大
","水面风浪增大,降水概率减小
","水面风浪减小,降水概率增大
","水面风浪减小,降水概率减小
"]解答本题时,可以通过锋面位置和等压线疏密程度进行分析。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凭借等压线疏密程度可以判断风速。锋面冷暖气团相遇,暖气团或主动(暖锋)或被动(冷锋)抬升,导致大气中的水汽凝结产生降水,因此,锋面过境降水概率增加,凭借锋面位置可以判断降水概率。结合试题图文情境,③地等压线随时间逐渐密集,由此可知,③地风速增大,水面风浪增大。锋面过境常常带来降水,T1时、T3时、T2时,随时间推移,锋面逐渐向③地靠近,由此可知,③地降水概率增大,A正确,B、C、D错误。故选A。
高中 | 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