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2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一 稳态与调节
第二章 神经调节
第2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下图表示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和传递过程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若图甲代表缩手反射的反射弧,则图①表示 ,虚线方框围成的结构位于 内。
甲图的缩手反射弧中,据分析可知,图①表示感受器,虚线方框围成的结构位属于神经中枢,故虚线方框围成的结构位于脊髓内。
若在图甲中的④处给予适宜刺激,电流表$\rm A$、$\rm B$指针的偏转情况分别是:$\rm A$: ;$\rm B$ (选填“偏转一次”、“偏转两次”或“不偏转”)
若在甲图中的④处给予适宜刺激,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所以电流表$\rm A$不会发生偏转,电流表$\rm B$能发生一次偏转。
图乙中,当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膜电位表现为 ,当钠离子内流时,产生兴奋。已知细胞外钙离子对钠离子存在“膜屏障作用”,临床上血钙含量偏高,钙离子在膜上形成屏障,使钠离子内流 (选填“增多”或“减少”),降低了神经细胞的兴奋性,导致肌细胞无法兴奋并收缩表现出肌无力。
图乙中,当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膜电位是内负外正,当神经纤维的$\rm Na^{+}$内流时,产生神经冲动,即由外正内负的静息状态转变为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临床上血钙含量偏高,会引起肌无力,原因是:细胞外钙离子对钠离子存在“膜屏障作用”,血钙过高使钠离子内流减少,降低了神经细胞兴奋性,导致肌细胞无法兴奋并收缩而表现出肌无力。
若图丙中释放的③可以促进$\rm Cl^{-}$进入细胞,则会引起下一个神经细胞 (选填“兴奋”或“抑制”)。若在图丙所示的⑤结构中给予某种药物,再刺激图甲中①,发现电流表$\rm B$指针不偏转,但发现图丙⑤中的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的反应相同,说明该药物是抑制了 (用图丙中的标号表示)的功能。
$\rm Cl^{-}$进入细胞,造成静息电位值增大,抑制兴奋产生,若在丙图所示的⑤结构突触间隙中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甲图中①感受器,发现电流表$\rm B$不偏转,而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的反应相同,说明该药物没有促使神经递质的分解,而是抑制了突触后膜上受体⑥的功能,不能使通道打开,因而不产生动作电位。
高中 | 第2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