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二 生物与环境
第一章 种群及其动态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习近平总书记谈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时,曾引用孟子的“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细密的渔网)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结合所学生物学知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rm (\qquad)$
光照、温度等因素对植物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因此作物种植需“不违农时”
","“数罟不入湾池”可保证池塘中的鱼类种群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斧斤以时入山林”可保证各树木种群数量保持在$\\rm K$值,以持续获得木材的最大产量
","孟子的观念体现了现代生态工程建设需遵循的协调原理
"]年龄组成的类型:①增长型:出生率$\rm \gt $死亡率,种群密度越来越大;②稳定型:出生率$\rm =$死亡率,种群密度保持稳定;③衰退型:出生率$\rm \lt $死亡率,种群密度越来越小。
$\rm A$、不同季节的光照、温度等条件存在差异,“不违农时”即在适宜的季节种植作物,光照、温度等条件有利于作物生长,$\rm A$正确;
$\rm B$、“数罟不入湾池”可避免捕捞过小的鱼类,其目的是保证鱼类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rm B$正确;
$\rm C$、欲持续获得木材的最大产量,应使树木的种群数量维持在$\rm K/2$水平,$\rm C$错误;
$\rm D$、孟子的观念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细密的渔网)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强调适时适当捕捞,能够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保证了生态环境,体现了现代生态工程建设需遵循的协调、整体等原理,$\rm D$正确。
故选:$\rm C$。
高中 |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