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某种鸟($\rm ZW$型,$\rm 2n=78$)的羽毛颜色有褐色和黄色,现有基因型为$\rm {{\text{Z}}^{\text{M}}}\text{W}$的褐色个体(甲)和$\rm {{\text{Z}}^{\text{m}}}{{\text{Z}}^{\text{m}}}$的黄色个体(乙)交配产生了下图丙、丁两种基因型个体,相关配子形成的过程中没有发生基因突变。已知丙、丁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成对的同源染色体正常配对、分离,成单的染色体随机进入子细胞,所有配子都具备受精能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rm (\qquad)$

["

参与丙、丁个体形成的卵细胞是甲个体同一次减数分裂产生的

","

丙、丁个体出现的根本原因均是甲产生配子时减数分裂Ⅰ异常

","

若丙和乙交配,产生基因型为$\\rm {{\\text{Z}}^{\\text{M}}}{{\\text{Z}}^{\\text{m}}}$的褐色个体的概率为$\\rm \\dfrac16$

","

丁体细胞中只含$\\rm 1$个正常染色体组,减数分裂时不能形成正常四分体

"]
[["C"]]

减数分裂过程:

减数分裂Ⅰ:

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

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减数分裂Ⅱ:

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

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

③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

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rm A$、参与丙、丁个体形成的卵细胞需要两个,而一次减数分裂只能产生一个卵细胞,$\rm A$错误;

$\rm B$、根据亲本基因型判断,丙出现的原因是甲形成卵细胞的过程中两条性染色体未分离,形成了基因型为$\rm Z^{M}W$的异常卵细胞,而丁形成的原因可能是减数分裂Ⅰ异常从而形成了不含性染色体的卵细胞,也可能是减数分裂Ⅱ异常从而形成了不含性染色体的卵细胞,$\rm B$错误;

$\rm C$、丙产生的卵细胞有$\rm Z^{M}$$\rm Z^{m}$$\rm Z^{M}Z^{m}$$\rm Z^{M}W$$\rm Z^{m}W$$\rm W6$种可能,且各种配子出现的概率均为$\rm \dfrac16$,乙产生的配子为$\rm Z^{m}$,故丙和乙交配产生的子代可能的基因型有$\rm 6$种,其中基因型为$\rm Z^{M}Z^{m}$的个体占$\rm \dfrac16$$\rm C$正确;

$\rm D$、丁体细胞中只含$\rm 1$个正常染色体组,但在减数分裂时,常染色体仍能形成$\rm 38$个正常四分体,$\rm D$错误。

故选:$\rm C$

高中 |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