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第2节 DNA的结构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2节 DNA的结构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

第2节 DNA的结构

$\rm DNA$分子的局部结构如图甲,该$\rm DNA$复制的部分过程如图乙。请据图回答问题:

写出甲图中序号代表的结构的中文名称::①                 ;②                 

[["胞嘧啶","腺嘌呤"]]

据图甲可知,①是胞嘧啶($\rm C$),与$\rm G$配对;②是腺嘌呤($\rm A$),与$\rm T$配对。

若该$\rm DNA$分子中,$\rm G$占碱基总数的$\rm 38\%$,其中一条链中的$\rm T$占该$\rm DNA$分子全部碱基总数的$\rm 5\%$,那么另一条链中的$\rm T$占该$\rm DNA$分子全部碱基总数的比例为                 ;若该$\rm DNA$分子共有含氮碱基$\rm 1600$个,其中一条单链上$(\rm A+T):(\rm C+G)=3:5$,则该$\rm 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共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是                 个。

[["$\\rm 7\\%$","$\\rm 900$"]]

若该$\rm DNA$分子中,$\rm G$占碱基总数的$\rm 38\%$,那么$\rm T$占碱基总数的$\rm 50\%-38\%=12\%$,其中一条链中的$\rm T$占该$\rm DNA$分子全部碱基总数的$\rm 5\%$,那么另一条链中的$\rm T$占该$\rm DNA$分子全部碱基总数的比例为$\rm 12\%-5\%=7\%$。若该$\rm DNA$分子一条单链上$\rm (A+T): (C+G)=3:5$,整个$\rm DNA$分子中$\rm (A+T): (C+G)$也是$\rm 3: 5$,该$\rm DNA$分子共有含氮碱基$\rm 1600$个,那么($\rm A+T$)个数为$\rm 1600\times \dfrac38=600$,由于$\rm A=T$,那么$\rm T$的数目为$\rm 300$个,该$\rm 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共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是$(\rm 2^{2}-1)\rm \times 300=900$个。

从图乙可看出,$\rm DNA$复制的特点是                                                                ,通过                原则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进行。

[["

半保留复制和边解旋边复制;碱基互补配对

"]]

观察图乙,$\rm DNA$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并且它们能够分别作为模板来合成新的$\rm DNA$链。这种复制方式被称为半保留复制,即新合成的每个$\rm DNA$分子都包含一条来自原始$\rm DNA$分子的链和一条新合成的链;同时看到$\rm DNA$复制过程中并非亲代$\rm DNA$两条链完全节选后才开始复制,而是一边解旋一边复制,即$\rm DNA$复制是边解旋边复制。$\rm DNA$复制的准确性是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来保证的,这种严格的配对关系($\rm A=T$$\rm C=G$)确保了新合成的$\rm DNA$链与原始$\rm DNA$链在序列上的一致性,从而保证了复制的准确性。

将某雄性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rm 20$)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全部$\rm DNA$分子用$\rm ^{32}P$标记后,置于不含$\rm ^{32}P$的培养基中培养,若让该细胞只完成一次完整的减数分裂过程,则含有$\rm ^{32}P$的子细胞数为                 个;若让该细胞完成两次连续的有丝分裂过程,则含有$\rm ^{32}P$的子细胞数为                 个。

[["$\\rm 4$","$\\rm 2$、$\\rm 3$或$\\rm 4$"]]

$\rm DNA$进行半保留复制,若进行减数分裂,则$\rm DNA$只复制了$\rm 1$次,细胞连续分裂$\rm 2$次,新合成的$\rm DNA$均带有$\rm ^{32}P$标记$\rm ($两条链一条带有$\rm ^{32}P$标记,一条不含$\rm ^{32}P$标记$\rm )$,故形成的$\rm 4$个细胞中均含有$\rm ^{32}P$标记。若该细胞进行$\rm 2$次连续的有丝分裂,$\rm DNA$复制了$\rm 2$次,第一次分裂后产生的$\rm 2$个子细胞中$\rm DNA$均含有$\rm ^{32}P$标记(两条链一条带有$\rm ^{32}P$标记,一条不含$\rm ^{32}P$标记);处于第二次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两个染色单体,且每条染色体中只有一条染色单体带有$\rm ^{32}P$标记,因此在有丝分裂后期,经过着丝粒的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子染色体随机移向两极,故分裂产生的$\rm 2$个子细胞至少有一个含有$\rm ^{32}P$标记,故最终形成的$\rm 4$个子细胞中含有$\rm ^{32}P$标记情况为$\rm 2$个或$\rm 3$个或$\rm 4$个。

高中 | 第2节 DNA的结构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