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二 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与单克隆抗体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三 生物技术与工程
第二章 细胞工程
第2节 动物细胞工程
二 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与单克隆抗体
尼帕病毒($\rm NV$)是一种新型人畜共患病毒,该病毒的结构蛋白($\rm X$蛋白)可诱导动物机体产生中和抗体,从而防御病毒感染。制备单克隆中和抗体的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中涉及的动物细胞工程技术包括 和 。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利用了动物细胞培养和动物细胞融合技术,让$\rm 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
在特定培养基$Y$中不能存活的细胞包括下列 。①$B$淋巴细胞;②小鼠的骨髓瘤细胞;③$B$淋巴细胞自身融合的细胞;④小鼠的骨髓瘤细胞自身融合的细胞;⑤杂交瘤细胞
特定培养基培养细胞的目的是筛选出既能大量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因此其他的细胞都不能在此培养基上生存,在这种培养基上不能存活和繁殖的细胞有未融合的细胞和同种融合的细胞,包括①$B$淋巴细胞、②小鼠骨髓瘤细胞 、③$B$淋巴细胞自身融合细胞、④小鼠骨髓瘤细胞自身融合细胞。
图中符合生产的杂交瘤细胞具有 的特点。最终可从 或 中获得大量的单克隆抗体。
图中符合生产的杂交瘤细胞具有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所需抗体(能产生抗$prM$蛋白(特定)抗体的)的特点;
对经选择培养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多次筛选后可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再将其注射到小鼠的腹腔内增殖或在体外培养合成抗体,故最终能从小鼠腹水或培养液中获得大量的单克隆抗体。
为鉴定单克隆抗体识别抗原的具体区域,可将抗原($X$蛋白)进行逐步截短,分别与纯化的单克隆抗体反应,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表示有反应,“$-$”表示无反应,“$aa$”表示氨基酸)。
结果证明该单克隆抗体识别抗原($X$蛋白)的区域大概为 (填“$40$~$50$”、“$40$~$55$”或“$40$~$60$”)位氨基酸。
根据图可知,$1$~$50$氨基酸序列片段与抗体无反应,而$1$~$55$氨基酸序列片段与抗体有反应,说明该单克隆抗体识别的区域大概为$50$~$55$位氨基酸。
$50$~$153$氨基酸序列片段与抗体无反应,而$40$~$153$氨基酸序列片段与抗体有反应,说明该单克隆抗体识别的区域大概为$40$~$50$位氨基酸。综上分析可知,该单克隆抗体识别抗原($X$蛋白)的区域大概为$40$~$55$位氨基酸。
高中 | 二 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与单克隆抗体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