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2节 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第四章 基因的表达
第2节 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
甲乙丙三种酶参与葡萄糖和糖原之间的转化,过程如图 $\rm 1$ 所示。任一酶的基因发生突变导致相应酶功能缺陷,均会引发 $\rm GSD$ 病。图 $\rm 2$ 为三种 $\rm GSD$ 亚型患者家系,其中至少一种是伴性遗传。不考虑新的突变,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图 $\rm 1$ 表明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是 。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从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rm GSD$病是由于相关酶的基因发生突变导致相应酶功能缺陷从而表现出病症,体现出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据图 $\rm 2$ 分析甲酶缺陷 $\rm GSD$ 病的遗传方式为 ,若①同时患有红绿色盲,则其父母再生育健康孩子的概率是 。
据遗传系谱图分析可知,双亲表型正常,生出的女儿有患病的,说明甲酶缺陷$\rm GSD$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①同时患有红绿色盲(用$\rm Bb$表示)和$\rm GSD$甲酶(用$\rm Aa$表示)缺陷,则①的基因型是$\rm aaX^{b}Y$,父母的基因型是$\rm AaX^{B}Y$和$\rm AaX^{B}X^{b}$,生育一个健康孩子的概率为$\rm \dfrac34\times \dfrac34=\dfrac{9}{16}$。
据图 $\rm 2$ 分析乙酶缺陷 $\rm GSD$ 病的遗传方式为 ,②患由乙酶缺陷 $\rm GSD$ 病的概率为 。
伴 $\\rm X$ 染色体隐性遗传;$\\rm 0$
"]]②的双亲表型正常,生出的儿子患病,说明丙酶缺陷$\rm GSD$病为隐性遗传病,且③父亲的母亲患病,生出的儿子正常,说明该隐性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故丙酶缺陷$\rm GSD$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②母亲的双亲表型正常,生出的儿子患病,“无中生有为隐性“,说明乙酶缺陷$\rm GSD$病为隐性遗传病,结合题意“三种病中其中至少一种是伴性遗传”,则乙酶缺陷$\rm GSD$病为伴$\rm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rm Dd$表示该致病基因,②母亲的双亲表型正常,生出的儿子患病,说明②母亲的双亲的基因型是$\rm X^{D}X^{d}$和$\rm X^{D}Y$,因此②母亲的基因型是$\rm \dfrac12X^{D}X^{D}$和$\rm \dfrac12X^{D}X^{d}$,父亲的基因型是$\rm X^{D}Y$,因此②的基因型一定是$\rm X^{D}X^{-}$,患由乙酶缺陷 $\rm GSD$ 病的概率为$\rm 0$。
若丙酶缺陷 $\rm GSD$ 在人群中的发病率是 $\rm \dfrac{1}{10000}$,则③患该病的概率为 。
假设与丙酶缺陷$\rm GSD$病相关的基因为$\rm Ee$,则③父亲基因型是$\rm Ee$,丙酶缺陷$\rm GSD$即$\rm ee$发病率是$\rm \dfrac{1}{10000}$,所以$\rm e$的基因频率为$\rm \dfrac{1}{100}$,$\rm E$的基因频率为$\rm \dfrac{99}{100}$,因此③母亲是$\rm Ee$的概率为$\left(\rm 2\times \dfrac{1}{100}\times \dfrac{99}{100}\right)\rm \div\left(\rm 1-\dfrac{1}{10000}\right)=\dfrac{2}{101}$,所以③患该病的概率为$\rm \dfrac{2}{101}\times \dfrac14=\dfrac{1}{202}$。
高中 | 第2节 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