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二 生物与环境
第一章 种群及其动态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种群的聚居有利于物种繁衍,若种群密度过于稀少,那么该物种很可能会灭绝,这个规律被称为阿利效应。如图表示自然环境中,一个动物种群拥有不同初始数量时(假设雌雄比例为$\rm 1:1$),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rm (\qquad)$
$\\rm E$点代表该种群数量能够达到的最大值
","根据阿利效应推测,栖息地碎片化可能导致种群灭亡
","若改变初始雌雄比例,该种群延续所需最小种群数量可能发生变化
","起始值为$\\rm C$的种群,在$\\rm T_{1}-T_{4}$时间段内$\\rm \\lambda\\geqslant 1$
"]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种群的其他数量特征包括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这些特征是决定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其中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直接决定种群的密度,年龄结构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性别比例影响出生率。
$\rm A$、$\rm E$点代表环境能维持的最大值,并非种群数量能够达到的最大值,种群数量可以在$\rm K$值上下波动,$\rm A$错误;
$\rm B$、在阿利效应的作用下,栖息地碎片化,种群数量可能低于延续所需最小值,进而导致种群灭亡,$\rm B$正确;
$\rm C$、自然状态下雌雄数量相等,从性别比例上看最有利于种群繁殖,此时人为改变雌雄性比例,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性别比例失调,例如增加雄性比例时,需要更大的种群密度才能使种群增长速率维持到$\rm 0$而不为负,$\rm C$正确;
$\rm D$、在$\rm T_{4}$时前,种群数量起始值为$\rm C$的曲线保持增长,$\rm \lambda-1\geqslant 0$,$\rm \lambda\geqslant 1$,$\rm D$正确。
故选:$\rm A$。
高中 |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