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公务员 | 行政法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常识判断
法律
行政法
某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向县政府请示回收某地块的土地使用权。县政府批复同意后,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并未制作回收决定书,也未通知该地块的使用权人,而是直接将回收事项交由县土地储备中心付诸实施。韩某合法的房屋位于该地块内,对回收土地使用权的决定不服,遂提起行政诉讼。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县政府的批复属于内部行政行为,并没有对韩某的权益产生影响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虽未制作回收决定书,但回收土地的决定已生效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直接将县政府批复付诸实施的行为具有可诉性
","韩某提起行政诉讼应列的被告是县政府而不是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本题考查法律常识。
A、C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下列诉讼:(四)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决定不服的。”内部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在内部行政组织管理过程中所作的只对行政组织内部产生法律效力的行政行为。这种行为通常基于行政隶属关系,只影响行政组织内部的事务。然而,当内部行政行为对外部相对人的权利义务产生实际影响并被付诸实施,出现“内部行政行为外部化”的情形时,则具有可诉性。题干中,县政府的批复本身属于内部行政行为,不具有处分性,并没有对韩某的权益产生直接影响。然而,后期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直接将县政府批复付诸实施的行为对韩某的土地使用权益产生了影响,具有可诉性。A、C项正确。
B项:公定力是指行政行为一经成立,不论是否合法,即具有被推定为合法而要求所有机关、组织、个人予以尊重的一种法律效力。公定力是一种推定或假定的法律效力。行政行为在因为违法而被有关机关撒销或变更以前,被推定为合法的,要求公众予以尊重。因此,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回收该地块的土地使用权虽未严格依照法定程序,但行政行为具有公定力,一经成立,则对相对人产生效力,需要所有机关、组织、个人予以尊重。B项正确。
D项: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第十九条规定:“当事人不服经上级行政机关批准的行政行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以在对外发生法律效力的文书上署名的机关为被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题干中,并未表明谁是在对外发生法律效力的文书上署名的机关,然而题干中表明是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直接将回收事项交由县土地储备中心付诸实施,可见该行政行为的作出机关为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因此本案被告应为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D项错误。
故本题选D。
公务员 | 行政法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