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公务员 | 中心理解题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言语理解与表达
片段阅读
中心理解题
大凡一个读书的人,对于现社会,总是觉得不满足的,尤其是社会科学学者。他必先对于现状,觉得不满,然后要求改革;要求改革,然后要想法子;要想法子,然后要研究学问。若其对于现状,本不知其不好,因而没有改革的思想,又或明知其不好,而只想在现状之下,求个苟安,或者捞摸些好处,因而没有改革的志愿,那还讲做学问干什么?所以对于现状的不满,乃是治学问者,尤其是治社会科学者真正的动机。此等愿望,诚然是社会进步的根源;然欲遂行改革,非徒有热情,便可济事,必须有适当的手段;而这个适当的手段,就是从社会科学里来的。
上文意在强调:
治学问的出发点是不愿苟安于现状
","社会科学具备遂行改革的内外要素
","社会科学治学动机应是对现状不满
","社会进步的根源是行适当手段改革
"]文段首先指出读书人尤其是社会科学学者对于现社会总觉得不满足。之后点明社会科学学者必先不满现状,然后思考改革社会的法子,从而要研究学问。之后从反面进行论证。然后通过因果词“所以”总结指出对现状不满是治社会科学者真正的动机。最后又通过对策词“必须”、转折词“而”指出改革社会的适当手段来自社会科学,从而再次论证观点。故文段意在强调对现状不满是社会科学治学动机,C项当选。
A项:“不愿苟安于现状”偏离文段核心话题“社会科学”且对应反面论证的内容,非重点,排除。
B项:“内外要素”文段未提及,排除。
D项:“社会进步的根源”偏离文段核心话题“社会科学”,“行适当手段改革”对应尾句,补充说明内容,非重点,排除。
故本题选C。
【文段出处】吕思勉《从我学习历史的经过说到现在的学习方法》
公务员 | 中心理解题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