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的生活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二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的生活
棉花本是一种在个别区域种植的农作物,近代以来,资本主义主导了棉花的生产销售,有研究将这种现象称为“棉花帝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记述了公元前5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种棉花的情景:“那里还有一种长在野生树上的毛,印度人穿的衣服便是从这种树上得来的。”在秘鲁,考古学家发掘出公元前2400多年前的棉织渔网。在距今4000年前的埃及法老墓中,考古学家也发现了罕见的盛有棉籽的器皿,以及木乃伊身上缠绕的棉布彩带。
材料二
棉的故事并非始于18世纪末期英国产业的工业化,也非始于19世纪美国奴隶种植园的原棉生产。早在欧洲和其他各州掌握棉纤维的栽培、纺纱和织布之前,亚洲就占据着这种原料和布料生产与贸易的统治地位。这是一种在印度广为人知的东西——印度在成为殖民地之前的财富依赖于棉纺织品的国际贸易,在中国同样如此。早在明代以前,棉纺织生产就已经发展成为经济领域最大的产业之一,供养着数以百万计的耕种者、纺纱匠和织布匠。棉是纳税的媒介,是比丝绸、苎麻和其他纺织纤维更常见的织物。
——摘自乔吉奥·列略《棉的全球史》中文版序言(2018年)
材料三
作为一种全球性工业,英国棉纺织工业在19世纪将原本相对孤立的地区联结、整合起来,纳入新的国际分工的世界经济体系中。美国南部奴隶种植园采摘的棉花,被运往英国利物浦港口,在兰开夏郡的工厂被生产成棉纱,出口到印度制成棉织品,再销往中国市场。迟至20世纪初期,美国南部的广大棉农依然生活穷困,没有原棉贸易价格中的话语权与商议权。印度、埃及等国棉花种植者生存状况进一步恶化。至19世纪60年代,英国棉纺织工业初创的全球体系客观上整合起世界经济,重塑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摘编自杨松等《内驱与统合:英国棉纺织工业的发展及对全球体系的影响》
根据材料一,概括早期棉花种植及利用的特点。
特点:起源早(历史悠久);涉及空间范围较广(或多在中低纬度种植);多区域文明相对独立发展(独立发展;具有区域性);广泛应用于生活及生产领域(用途多样;与生产生活需求相适应)。(任答3点)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世界)。特点,根据材料中“在秘鲁,考古学家发掘出公元前2400多年前的棉织渔网,得出起源时间早,棉花种植及棉纺织业发展历史悠久;根据材料“公元前5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种棉花的情景: “那里还有一种长在野生树上的毛,印度人穿的衣服便是从这种树上得来的。” “在秘鲁,考古学家发掘出公元前2400多年前的棉织渔网。在距今4000年前的埃及法老墓中,考古学家也发现了罕见的盛有棉籽的器皿”得出涉及空间范围较广(或多在中低纬度种植);根据材料一“印度人穿的衣服便是从这种树上得来的。”在秘鲁,……棉织渔网。在距今4000年前的埃及法老墓中,考古学家也发现了罕见的盛有棉籽的器皿”得出多区域文明相对独立发展(独立发展;具有区域性);广泛应用于生活及生产领域(用途多样;与生产生活需求相适应)。
根据材料二,指出18世纪前棉花产业的区域分布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棉纺织业在此区域发展的原因。
分布:主要分布在亚洲,集中在印度和中国。
原因:区域贸易兴盛,海外市场较为广阔;棉花的主要产地在亚洲(东亚、南亚的气候适宜棉花种植);印度和中国的纺织技术领先;各地民众对棉纺织品的青睐;政府的重视和引导。(任答3点)
"]]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世界)。第一小问情况,根据材料“早在欧洲和其他各州掌握棉纤维的栽培、纺纱和织布,以及通过印花进行的后期处理和其他纺织品装饰之前,亚洲就占据着这种原料和布料生产与贸易的统治地位。”可知,主要分布在亚洲,集中在印度和中国。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之前,世界市场尚未形成;根据材料“早在欧洲和其他各州掌握棉纤维的栽培、纺纱和织布,以及通过印花进行的后期处理和其他纺织品装饰之前,亚洲就占据着这种原料和布料生产与贸易的统治地位。”可知,印度和中国的纺织技术领先;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棉花的主要产地在亚洲。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英国棉纺织工业的发展对全球体系的影响。
构成了以英国为主导的全球棉纺织工业体系;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或推动了国家关系的改变,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客观上刺激了亚非国家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族独立意识的增强。(任答两点即可)美国南方、印度和埃及形成了单一、畸形的棉花种植园经济,传统民族工业受到限制。(必答)
"]]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英国)。根据材料“英国棉纺织工业在19世纪将原本相对孤立的地区联结、整合起来,纳入新的国际分工的世界经济体系中。”得出构成了以英国为主导的全球棉纺织工业体系;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或推动了国家关系的改变,使东方从属于西方);根据材料“印度、埃及等国棉花种植者生存状况进一步恶化。”结合所学得出客观上刺激了亚非国家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族独立意识的增强。根据材料“美国南部奴隶种植园采摘的棉花,被运往英国利物浦港口,在兰开夏郡的工厂被生产成棉纱,出口到印度制成棉织品,再销往中国市场。迟至20世纪初期,美国南部的广大棉农依然生活穷困,没有原棉贸易价格中的话语权与商议权。”得出美国南方、印度和埃及形成了单一、畸形的棉花种植园经济,传统民族工业受到限制。
高中 | 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的生活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