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二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6至18世纪,英国不仅解决了国内的粮食问题,而且成为了粮食出口国。为粮食增产,“草—田”轮作制、引入肥田作物等农业技术改良被广泛使用。同时,中央政府要求各郡长官调查各地粮食供应的情况,以防商人囤积居奇;政府根据国内粮食价格,实施禁止进口、补贴出口的经济政策。18世纪中期,英国小麦的平均价格低于欧洲大陆的市场价格,成为欧洲重要的粮食出口国。

在19世纪后期,英国一度出现了粮食危机,国内粮食价格上涨。1873~1894年,英国小麦种植面积从147万公顷下降到57.5万公顷。英国大量从国外进口小麦,到20世纪初,进口的小麦占到国内消费量79.7%。一战前,英国生产的粮食仅能满足35.6%的人口需要。

——摘编自任艳、常伟《工业化进程中英国农业的兴衰及其启示》等

材料二 

1961—1985年世界粮食生产、消费及贸易统计表

 粮食总产量年增长率(%)粮食进口比重(%)粮食出口比重(%)粮食自给率(%)
发达国家3.231.879.2120
发展中国家2.939.914.491
苏联及东欧国家1.9232.886
中国3.55.13.599

——摘编自《近25年世界粮食生产、消费及贸易格局的变化》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英国粮食消费发生的重大变化,并分析其粮食生产、消费与工业革命的关系。

[["

变化:到19世纪后期,英国粮食生产不能满足本国需要,由粮食出口国转变为粮食进口国。

关系:16至18世纪,农业生产技术改良、政府对粮食市场和外贸的干预,促进了粮食生产,这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有利条件。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对粮食需求扩大;但农业发展相对不足,英国需要大量进口粮食,制约了工业革命深入开展。

"]]

变化:根据材料“在16至18世纪,英国不仅解决了国内的粮食问题,而且成为了粮食出口国”、“在19世纪后期,英国一度出现了粮食危机,国内粮食价格上涨”相关信息可得,到19世纪后期,英国粮食生产不能满足本国需要,由粮食出口国转变为粮食进口国。关系:根据材料“引入肥田作物等农业技术改良被广泛使用。同时,中央政府要求各郡长官调查各地粮食供应的情况,以防商人囤积居奇;政府根据国内粮食价格,实施禁止进口”可得,16至18世纪,农业生产技术改良、政府对粮食市场和外贸的干预,促进了粮食生产,这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有利条件。根据所学知识可得,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对粮食需求扩大;根据材料“英国大量从国外进口小麦,到20世纪初,进口的小麦占到国内消费量79.7%。一战前,英国生产的粮食仅能满足35.6%的人口需要”可得,但农业发展相对不足,英国需要大量进口粮食,制约了工业革命深入开展。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60-80年代世界粮食生产与贸易的突出特征。

[["

特征:世界粮食生产水平提高,粮食贸易总量增大;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基本垄断了世界粮食市场;发展中国家的粮食保障严重依赖国际市场;苏联及东欧国家的粮食问题越发凸显;中国的粮食自给能力提高,粮食安全得到保障。

"]]

特征:根据材料“发达国家3.2%”、“发展中国家2.9”、“苏联及东欧国家1.9%”、“中国3.5%”可得,世界粮食生产水平提高,粮食贸易总量增大;根据材料“发达国家的粮食进口比重”、“发达国家粮食出口比重”、“发达国家粮食自给率”可得,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基本垄断了世界粮食市场;根据材料中“发展中国家的粮食进口比重39.9%”、“发展中国家粮食出口比重14.4%”、“发达国家粮食自给率91%”可得,发展中国家的粮食保障严重依赖国际市场;根据材料“苏联及东欧国家零食进口比重23%”、“苏联及东欧国家粮食自给率86%”可得,苏联及东欧国家的粮食问题越发凸显;根据材料中“中国粮食出口比重3.5%”、“中国粮食自给率99%”可得,中国的粮食自给能力提高,粮食安全得到保障。

高中 | 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