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秦朝的统一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秦朝的统一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

秦朝的统一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这些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都是“有土之爵”,在其封地上享有两大特权:一是“自置吏”,二是“得赋敛”。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愿陛下令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材料一中图一反映的是什么制度?并简要叙述这一制度的作用。

[["

制度:三公九卿制

作用:三公九卿相互牵制,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巩固了皇权;军政大事的决策一般先由公卿进行朝议,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决策失误;对后世中央官制产生了重要影响。

"]]

本题是特点题、影响题。时空是秦朝中国。制度:据图结合所学,秦朝在中央设置三公九卿。三公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辅佐皇帝处理全国军政要务。丞相主管全国政务;太尉主管全国军务;御史大夫掌管图籍章奏,传达皇帝诏令,并监察百官。丞相之下设立九卿。九卿分掌朝廷和国家各项行政事务。根据材料一图片中的官职名称,可知反映三公九卿制。作用:结合所学,三公九卿在地位、职责和权利方面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巩固了皇权。然而,对于军政大事的决策,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三公九卿制还对后世中央官制产生了重要影响。

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什么制度?

[["

时期和制度:西周时期的分封制

"]]

本题是特点题。时空是西周时期中国。时期和制度:据图结合所学,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天子是国家最高统治者,控制着镐京和洛邑附近的王畿地区,其他地方则分封给与周天子有血缘关系的同姓贵族、异姓功臣或旧贵族,在各地建立诸侯国。据材料二图片中的“镐”“同姓的封国”“异姓的封国”“周公”等信息,可知反映西周时期的分封制。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时期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会造成什么后果?针对上述后果,汉武帝有哪些应对措施。

[["

制度:郡县与分封并行制(或郡国并行制)

后果:王侯权力过大,形成王国问题,威胁中央集权。

措施:颁布“推恩令”;设刺史监察地方。

"]]

本题是特点题、影响题。时空是西汉中国。制度:据材料“汉高祖……封建王侯”并结合所学可知,西汉初年,汉高祖分封了一批同姓诸侯王,形成郡县与分封并行的制度(或郡国并行制)。在中央政府的直辖区,设置郡、县进行直接管理。在诸侯王的封地,则由王国实施统治和管辖。后果:据材料“诸侯王和列侯……在其封地上享有两大特权:一是‘自置吏’,二是‘得赋敛’”并结合所学得出王侯权力过大,形成王国问题,威胁中央集权。措施:据材料“愿陛下令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于是上从其计”得出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规定 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结合所学,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分设刺史,负责对辖区内郡级官员及子弟和豪强势力进行巡视监察,加强了中央集权。

高中 | 秦朝的统一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