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末,有所发展但尚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水平与阶级状况,使得空想社会主义达到顶峰,有了直接共产主义的理论。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后,资产阶级政治统治建立,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同时使得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的矛盾成为主要的阶级矛盾。无产阶级直接反对资产阶级的自觉斗争开始了,无产阶级爆发了几次大规模的革命运动。由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缺乏科学的认识,这些运动的政治主张始终未能摆脱空想与密谋的性质。这些英勇的斗争一方面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同时也表明它亟须科学的革命理论去指导。

——整理自熊子云《马克思主义形成史》

材料二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初产生的社会思潮。1920年以后没有发生任何大革命的高潮,西方马克思主义沿着一条离开一切革命政治实践的永无止境的曲折道路前进,故意不谈阶级斗争战略。同时,美国经济在凯恩斯主义的帮助下走出了1929年至1932年的大危机,明显地打破了经典著作中有关衰亡或危机来临的预言,对经典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构成了理论挑战。于是从20世纪20年代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将研究的焦点转向文化领域。许多理论家通过对人性压抑的分析,提出人性的解放不再是摧毁资本主义制度,而是对导致人性压抑的资本主义文化的批判,并以此解释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丧失革命性。

——整理自乐平《现代西方社会思潮研究》

材料三

在一定意义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开启和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极其重视理论指导和理论建设的党,既勇于和善于从独具特色的成功实践中不失时机地进行理论总结与升华,更勇于和善于对因各种主客观因素制约而出现的失败与挫折进行自我审视和反思。正是在这一基本特点和优点上,使得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开创着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新局面,同时也不断谱写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篇章。

——整理自魏胤亭、杨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逻辑》

根据材料一,概括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

空想社会主义兴起,奠定了共产主义的理论基础;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激化;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失败亟需科学革命理论的指导。

"]]

本题是背景题。时空: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欧洲)。根据材料一“18世纪末,有所发展但尚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水平与阶级状况,使得空想社会主义达到顶峰,有了直接共产主义的理论”可知,空想社会主义兴起,奠定了共产主义的理论基础;根据材料一“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后,资产阶级政治统治建立,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同时使得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的矛盾成为主要的阶级矛盾”可知,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激化;根据材料一“由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缺乏科学的认识,这些运动的政治主张始终未能摆脱空想与密谋的性质。这些英勇的斗争一方面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同时也表明它亟须科学的革命理论去指导”可知,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失败,亟需科学革命理论的指导。

根据材料二,概括“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局限。

[["

与革命政治实践相脱离,忽视阶级斗争;刻意回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调整带来的理论挑战;研究焦点转向文化领域,忽视了无产阶级在社会变革中的革命性。

"]]

本题是特点题。时空:20世纪以来(西方)。根据材料二“1920年以后没有发生任何大革命的高潮,西方马克思主义沿着一条离开一切革命政治实践的永无止境的曲折道路前进,故意不谈阶级斗争战略”可知,“西方马克思主义”与革命政治实践相脱离,忽视阶级斗争;根据材料二“美国经济在凯恩斯主义的帮助下走出了1929年至1932年的大危机,明显地打破了经典著作中有关衰亡或危机来临的预言,对经典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构成了理论挑战”可知,“西方马克思主义”刻意回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调整带来的理论挑战;根据材料二“西方马克思主义将研究的焦点转向文化领域。许多理论家通过对人性压抑的分析,提出人性的解放不再是摧毁资本主义制度,而是对导致人性压抑的资本主义文化的批判,并以此解释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丧失革命性”可知,“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焦点转向文化领域,忽视了无产阶级在社会变革中的革命性。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

[["

坚持立足基本国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重视理论建设,善于总结升华,勇于审视反思;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

本题是认识题。时空:20世纪以来(中国)。根据材料三“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开启和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及所学可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是坚持立足基本国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根据材料三“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极其重视理论指导和理论建设的党,既勇于和善于从独具特色的成功实践中不失时机地进行理论总结与升华,更勇于和善于对因各种主客观因素制约而出现的失败与挫折进行自我审视和反思”及所学可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是重视理论建设,善于总结升华,勇于审视反思;根据材料三“使得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开创着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新局面,同时也不断谱写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篇章”及所学可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高中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相关题库:
毛泽东说:“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在吃了大亏之后才成功地实现了这种结合,……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此话体现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是坚持(        )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1980年,邓小平说:“苏联搞社会主义,从1917年十月革命算起,已经63年了,但是怎么搞社会主义,它也吹不起牛皮。”1986年,他又说:“看来这个模式在苏联也不是很成功的。”这说明邓小平(        ) 1956年八大对中国社会主要的矛盾判断为“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2017年党的十九大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两次判断(        ) 重庆某中学组织学生进行“中国共产党光辉历程”研究性学习活动,某小组围绕“中国共产党的工作作风与优良传统”主题收集整理了以下材料。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关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阐述与时俱进。从落后的农业国与先进的工业国之间、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到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再到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共关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        )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