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

1980年,邓小平说:“苏联搞社会主义,从1917年十月革命算起,已经63年了,但是怎么搞社会主义,它也吹不起牛皮。”1986年,他又说:“看来这个模式在苏联也不是很成功的。”这说明邓小平(        )

["

否认十月革命的功绩

","

探寻社会主义建设新路径

","

明确改革开放的决策

","

反思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

"]
[["B"]]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根据“看来这个模式在苏联也不是很成功的。”可得出,材料体现了邓小平反思苏联模式,不照搬苏联模式,探寻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新路径,B项正确;

“否认”二字错误,邓小平并不否定十月革命的功绩,排除A项;

明确改革开放是在1978年,排除C项;

反思苏联解体时间不符,苏联解体时间是1991年,排除D项。

故选B项。

高中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相关题库:
毛泽东说:“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在吃了大亏之后才成功地实现了这种结合,……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此话体现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是坚持(        )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1956年八大对中国社会主要的矛盾判断为“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2017年党的十九大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两次判断(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重庆某中学组织学生进行“中国共产党光辉历程”研究性学习活动,某小组围绕“中国共产党的工作作风与优良传统”主题收集整理了以下材料。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关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阐述与时俱进。从落后的农业国与先进的工业国之间、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到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再到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共关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        )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