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时期,民本思想正式形成,这体现在当时人的言论中。如乐祁说,“鲁君失民矣”, “无民而能逞其志者,未之有也”。逢滑指出,“国之兴也,视民如伤”, “其亡也, 以民为土芥”。史嚚认为神“依人而行”。目夷强调:“夫民,神之主也。”战国时期,孟子、荀子的学说使民本思想更加成熟,但君主们却并不大感兴趣。至于商鞅、韩非诸人,则“君民地位,完全颠倒。尊君至极,遂认人民为富强之资,其本身不复具有绝对之价值。其甚者或视民如禽兽之顽愚,必待君长之鞭策而后定”,但他们的学说却受到当时一些君主的青睐。

——摘编自李军林《民本思想的历史嬗变及现代超越》

材料二

1598年,亨利四世颁布《南特敕令》,规定天主教为法国国教,同时胡格诺派教徒拥有信仰自由。1685年,笃信天主教的路易十四突然颁布《枫丹白露敕令》,禁止新教信仰。此令一出,法军中约有2万名士兵开了小差,共有约25万胡格诺派教徒出逃到荷兰、英国等新教国家,其中大多为工匠。从1688年开始,路易十四与荷、英、奥地利等国组成的同盟先后爆发两场大战,除了劳民伤财,法国几无所获。另外,处于地下状态的胡格诺派信徒对自己的信仰反而更加坚定。罔顾民意废除《南特敕令》,是“太阳王”路易十四的最为失策之举。

——摘编自[英]约翰·朱利叶斯·诺威奇《法国简史》等

材料三

在中国古代,民本思想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着深刻的自身无法解决的内在矛盾。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批判了传统民本思想的阶级狭隘性,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民本思想。它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权为民所用”  “依法治国” “执政为民” “尊重和保护人权” “人民当家作主” “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思想的理论概括,既吸收了传统民本思想中的重民、爱民、富民等合理内核,又超越了传统民本思想,实现了民本即实质上是以人民为主体、 以人民为本的思想的新的飞跃。

——摘编自吴爱萍《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意蕴的时代解读》等

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时期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国时期“民本”在与“尊君”的竞争中落于下风的原因。

[["

内容:民为君本;民为邦本,民心向背关系国家兴亡;民为神主。

原因:宗法分封制和原始民主传统日益破坏,君主权威不断加强,民众地位相对低落,兼并战争酷烈,各国君主急需通过掌控民众实现富国强兵;法家尊君观念适应君主集权的需要,儒家民本不适应君主需要。

"]]

本题是特点题、原因题。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内容:根据材料“鲁君失民矣”“无民而能逞其志者,未之有也”可知,民为君本;根据材料“国之兴也,视民如伤”可知,民为邦本,民心向背关系国家兴亡;根据材料“夫民,神之主也。”可知,民为神主。 原因:根据材料“战国时期,孟子、荀子的学说使民本思想更加成熟,但君主们却并不大感兴趣”和所学可知,可从传统秩序走向崩溃、君主权威的加强、富国强兵的需要、法家思想的特点及儒家民本思想不能适应当时兼并战争的需要等角度进行分析。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路易十四罔顾民意废除《南特敕令》的后果。

[["

导致人才、技术流失,影响了法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致使大量逃兵出现,影响了军队的稳定与战斗力;加剧了法国因内宗教信仰的对立,影响了社会的稳定;恶化了法国与新教国家、地区的关系。

"]]

本题是影响题。时空是近代欧洲。后果:根据材料“共有约25万胡格诺派教徒出逃到荷兰、英国等新教国家,其中大多为工匠”可知,导致人才、技术流失,影响了法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根据材料“法军中约有2万名士兵开了小差”可知,致使大量逃兵出现,影响了军队的稳定与战斗力;根据材料“规定天主教为法国国教,同时胡格诺派教徒拥有信仰自由”和所学可知,加剧了法国因内宗教信仰的对立,影响了社会的稳定;根据材料“从1688年开始,路易十四与荷、英、奥地利等国组成的同盟先后爆发两场大战,除了劳民伤财,法国几无所获”可知,恶化了法国与新教国家、地区的关系。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并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民本思想的影响。

[["

实现了对传统民本思想的创造性继承和创新性发展,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利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

"]]

本题是影响题。时空是现代中国。影响:根据材料“批判了传统民本思想的阶级狭隘性,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民本思想”“实现了民本即实质上是以人民为主体、 以人民为本的思想的新的飞跃”和所学可知,可从对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及利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等角度进行分析。

高中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