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一
政治制度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古希腊,每个公民既有权利也有义务保护城邦的独立与安全。前594年,雅典执政官梭伦按财产将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并规定了相应的军事义务:富裕的第一、二等级提供骑兵,第三等级提供重装步兵,相对贫困的第四等级提供轻装步兵和在海军中服役。每个公民从20岁开始服兵役,直至60岁。公元前5世纪以后,随着海上贸易的发展,以及来自波斯帝国的海上威胁日益严重,雅典开始大力发展海军。第四等级的贫农和雇工,为海军的三列桨舰提供了舵手、瞭望员、桨手等,在公元前5世纪上半叶的希波战争中,他们为击退波斯所做出的贡献远大于前三个等级。这提高了他们在城邦内的地位,城邦领导者不得不给予他们更多的政治权利。
——据周雷《古希腊军制变革与城邦政治》
材料二
西魏时期,宇文泰建立了府兵制。唐朝前期实行经过隋朝调整的府兵制。府兵由地方政府取六品以下子孙及平民无职役者点充,拣点之法,财均者取强,力均者取富,财力又均先取多丁。府兵在地方由折冲府统领,平时在家生产,农闲时由折冲府组织习射,并轮流到京城宿卫,战时在皇帝临时任命的将领的指挥下作战。折冲府共600余,其中约有40%设置于关中地区,形成“举关中之众以临四方”之势。府兵宿卫和出征时免除本人课役,但他们要自备武器、甲胄和衣粮等,政府并不提供。战事结束后,将归于朝,兵归于农,以起到“士不失业,而将帅无握兵之重”“绝祸乱之萌芽”的效果。
——摘编自吴宗国《说不尽的盛唐——隋唐史二十讲》
材料三
新中国兵役制发展简表(部分)
1978年 | 大量技术含量较高的国产武器装备部队,许多关键技术岗位的士兵因服役期较短而很难胜任工作,军队建设和国防需要与1955年以来实行的义务兵役制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中央军委规定:义务兵超期服役满5年后可申请改为志愿兵,服役期“为12年至20年”。 |
1998年 | 部队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迅速提高,专业技术兵比重大幅提高,兵役制度的现代化势在必行。第三部《兵役法》颁布,规定:“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的兵役制;“志愿兵也可以直接从非军事部门具有专业技能的公民中招收。” |
2008年 |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相当数量大专以上毕业生不易找到稳定工作。中央军委在冬季征兵命令中明确,兵员征集对象主体调整为大专院校应届毕业生。 |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雅典公民兵制的特点,并概述其在雅典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特点:服役既是公民权利也是义务;实行财产等级制,公民根据财产承担军事义务;服役时间长。
作用:增强了雅典的军事力量,利于维护其国家安全;有利于雅典海外贸易发展;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使雅典成为古希腊强国。
"]]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希腊。特点:根据材料“在古希腊,每个公民既有权利也有义务保护城邦的独立与安全”可得服役既是公民权利也是义务;根据“雅典执政官梭伦按财产将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并规定了相应的军事义务:富裕的第一、二等级提供骑兵,第三等级提供重装步兵,相对贫困的第四等级提供轻装步兵和在海军中服役”可得实行财产等级制,公民根据财产承担军事义务;根据“每个公民从20岁开始服兵役,直至60岁”可得服役时间长。积极作用:根据材料“随着海上贸易的发展,以及来自波斯帝国的海上威胁日益严重,雅典开始大力发展海军。第四等级的贫农和雇工,为海军的三列桨舰提供了舵手、瞭望员、桨手等,在公元前5世纪上半叶的希波战争中,他们为击退波斯所做出的贡献远大于前三个等级。这提高了他们在城邦内的地位,城邦领导者不得不给予他们更多的政治权利”可得积极作用有增强了雅典的军事力量,利于维护其国家安全;有利于雅典海外贸易发展;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使雅典成为古希腊强国。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朝前期实行府兵制的背景,并概括其优点。
背景:西魏、隋朝以来府兵制的确立和发展;国家统一,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强化;均田制的实施;战事频繁。
优点:拣点之法较为公正合理;寓兵于农,对农业生产影响小;兵将分离,保证国家对军队的控制;确立了关中的优势地位;极大减少了政府的军费开支。
"]]本题是背景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朝前期(中国)。背景:根据材料“西魏时期,宇文泰建立了府兵制。唐朝前期实行经过隋朝调整的府兵制”可得西魏、隋朝以来府兵制的确立和发展;根据“府兵在地方由折冲府统领,平时在家生产,农闲时由折冲府组织习射,并轮流到京城宿卫,战时在皇帝临时任命的将领的指挥下作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国家统一,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强化;均田制的实施以及唐朝前期战事频繁。优点:根据材料“府兵由地方政府取六品以下子孙及平民无职役者点充,拣点之法,财均者取强,力均者取富,财力又均先取多丁。府兵在地方由折冲府统领,平时在家生产,农闲时由折冲府组织习射,并轮流到京城宿卫,战时在皇帝临时任命的将领的指挥下作战。折冲府共600余,其中约有40%设置于关中地区,形成‘举关中之众以临四方’之势。府兵宿卫和出征时免除本人课役,但他们要自备武器、甲胄和衣粮等,政府并不提供。战事结束后,将归于朝,兵归于农,以起到‘士不失业,而将帅无握兵之重’‘绝祸乱之萌芽’的效果”可得优点有拣点之法较为公正合理;寓兵于农,对农业生产影响小;兵将分离,保证国家对军队的控制;确立了关中的优势地位;极大减少了政府的军费开支。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78年以来中国兵役制度调整的意义。
推动了现代兵役制度的建立;提高了兵员质量,改善了兵员结构,适应了部队武器装备现代化的需要,增强军队战斗力;利于巩固国防;一定程度上利于缓解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稳定。
"]]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78年以来(中国)。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推动了现代兵役制度的建立;提高了兵员质量,改善了兵员结构,适应了部队武器装备现代化的需要,增强军队战斗力;利于巩固国防;一定程度上利于缓解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作答。
高中 | 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