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打点计时器的使用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必修1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1.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打点计时器的使用
打点计时器通过在纸带上打点的方式记录与纸带相连的物体的运动过程,进而可以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等。
常用的打点计时器有电磁打点计时器和 打点计时器,电磁打点计时器应接低压交流电源,其工作电压是 $\rm V$。
常用的打点计时器有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电磁打点计时器应接低压交流电源,其工作电压是$6\;\rm V$。
关于“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和“让纸带开始运动”两个操作步骤的先后顺序应该是$(\qquad)$
先接通电源,再让纸带运动
","先让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
","让纸带运动的同时接通电源
","先让纸带运动或先接通电源都可以
"]在“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实验中,为了节约纸带且能够让纸带上打出较多清晰的点迹,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故$\rm A$正确。
故选:$\rm A$。
如图所示是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舍去前面比较密的点,从某一清晰的点开始,选取$A$、$B$、$C$、$D$、$E$、$F$、$G$七个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间有四个打印的点未画出,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rm Hz$),打印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是$T=0.1\;\rm s$,根据图中数据可以判定与该纸带相连的物体做 运动、打印计数点$C$时物体的速度大小是$v_{C}=$ $\;\rm m/s$、物体运动加速度大小的计算式是$a=$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a=$ $\;\rm m/s^{2}$(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纸带的左端与小车相连,由纸带上的数据可知,从左到右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在逐渐增大,且在连续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之差恒为$0.8\;\rm cm$,则说明小车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相邻两个计数点间有四个打印的点未画出,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rm Hz$,打印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是$T=0.1\;\rm s$,可得打下$C$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大小为$v_{C}=\dfrac{x_{BD}}{2T}=\dfrac{4.38+5.20}{2 \times 0.1} \times 10^{- 2}\;\rm \text{m/s}=0.479\;\rm \text{m/s}$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可得$C$点的速度$v_{C}=0.48\;\rm m/s$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差相等,即$\Delta x=aT^{2}$
可得物体运动加速度大小的计算式是$a=\dfrac{(s_{6}+s_{5}+s_{4})-(s_{1}+s_{2}+s_{3})}{9T^{2}}$
代入数据可得$a=0.80\;\rm m/s^{2}$
高中 | 打点计时器的使用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