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牛顿第二定律的两类基本问题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牛顿第二定律的两类基本问题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必修1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4.6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

牛顿第二定律的两类基本问题

如图所示,运动员以一定速度从$P$点沿水平方向离开平台,恰能从$A$点与轨道相切进入粗糙圆弧轨道$AC$,沿圆弧轨道在竖直平面做圆周运动。已知运动员(含装备)质量$m=50\;\rm kg$,运动员进入圆弧轨道时的速度大小$v_{A}=10\;\rm m/s$,圆弧轨道的半径$R=4m$,圆弧轨道$AB$对应的圆心角$∠$$AOB=37^\circ $。测得运动员在轨道最低点$B$时对轨道的压力是其总重力的$3.8$倍。取重力加速度$g=10\;\rm m/s^{2}$$\sin37^\circ =0.6$$\cos37^\circ =0.8$。将运动员视为质点,忽略空气阻力。求:

运动员从$P$点到$A$点运动过程所用时间$t$

[["

$0.6\\;\\rm s$

"]]

由于运动员从$P$$A$的运动过程为平抛运动,且$v_{A}=10\;\rm m/s$,故运动员在$A$点竖直方向速度$v_{y}=v_{A}\cos 53^\circ =gt$

解得$t=0.6\;\rm s$

运动员在$B$点时的动能$E_{kB}$

[["

$2800\\;\\rm J$

"]]

$B$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_{N}- mg=m\dfrac{v_{B}^{2}}{R}$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F_{N}=F_{N}^{'}=3.8mg$

运动员在$B$点的动能$E_{kB}=\dfrac{1}{2}mv_{B}^{2}$

解得$E_{kB}=2800\;\rm J$

在圆弧轨道$AB$段运动过程中,摩擦力对运动员所做的功$W$

[["

$-100\\;\\rm J$

"]]

运动员从$A$$B$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R\left( 1-\cos 37{^\circ} \right)+W_{f}= \dfrac{1}{2}mv_{B}^{2}-\dfrac{1}{2}mv_{A}^{2}$

解得$W_{f}=-100\;\rm J$

所以在圆弧轨道$AB$段运动过程中,摩擦力对运动员所做的功为$-100\;\rm J$

高中 | 牛顿第二定律的两类基本问题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相关题库:
如图是研究颗粒碰撞荷电特性装置的简化图。两块水平绝缘平板与两块竖直的平行金属平板相接。金属平板之间接高压电源产生匀强电场。一带电颗粒从上方绝缘平板左端点处,由静止开始向右下方运动,与下方绝缘平板在点处碰撞,碰撞时电荷量改变,反弹后离开下方绝缘平板瞬间,颗粒的速度与所受合力垂直,其水平分速度与碰前瞬间相同,竖直分速度大小变为碰前瞬间的倍()。已知颗粒质量为,两绝缘平板间的距离为,两金属平板间的距离为,点与左平板的距离为,电源电压为,重力加速度为。忽略空气阻力和电场的边缘效应。求: 公园里的斜坡大草坪是天然的滑草胜地,备受小朋友们的喜爱,图甲为滑草运动过程的简化图。某可视为质点的小朋友坐在滑板上从斜坡某处由静止开始滑下,其运动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小朋友和滑板的总质量,斜坡的倾角,整个运动过程中空气阻力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取。求: 冰壶运动是冬季运动项目之一,深受观众喜爱。图为中国运动员在训练时投掷冰壶的镜头,在水平冰面上,运动员将冰壶以初速度水平推出,经过停下,推出后的过程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其图像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不计空气阻力。求: 自系统是由若干控制器和传感器组成,评估汽车当前速度和移动情况,并检查踏板上是否有驾驶者介入,若是判断安全气囊弹出后驾驶者没有踩踏板或是踩踏力度不够,则启动电子稳定控制机制,向车轮施加与车辆速度和移动幅度匹配的制动力,以防止二次事故发生。 如图,在平面第一、四象限内存在垂直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一带正电的粒子从点射入磁场,速度方向与轴正方向夹角,从点射出磁场。已知粒子的电荷量为,质量为,忽略粒子重力及磁场边缘效应。 如图(),倾角为的足够长斜面放置在粗糙水平面上。质量相等的小物块甲、乙同时以初速度沿斜面下滑,甲、乙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整个过程中斜面相对地面静止。甲和乙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两条曲线均为抛物线,乙的曲线在时切线斜率为,则
今日推荐